導讀:快被桉樹“趕盡殺絕”的桃金娘,為何難以商業化?它的缺陷在哪?
說起兒時常吃的野果,那桃金娘絕對是無數農村娃曾經為之瘋狂的一種瞭。
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桃金娘這種野果分佈,它在不同地方的叫法也不同,比如山稔子、豆稔、仲尼、烏肚子,有些地方還叫它“桃舅娘”,一個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名字。
這幾天去山裡種植紅薯,就看到莊稼地附近好大一片的桃金娘樹開花瞭,非常的漂亮。這也讓我想起瞭已經有好多年沒有吃過桃金娘這種野果瞭。因為自從南方很多地方推廣種植速生桉樹以後,這種植物就變得少見瞭。
作為兒時的一種經典野果,桃金娘長得小巧,但是吃起來卻味甜多汁,在當時就是讓農村娃愛不釋手的野果。
而近些年好些野果都已經被當成水果來種植瞭,比如刺梨、八月炸、樹莓等,而味甜多汁又好吃的桃金娘為何卻難以商業化?它有哪些缺陷呢?
桃金娘是怎樣的一種野果?
在一二十年前,桃金娘這種植物在南方幾乎到處都是,它有著很強的生命力,對生長的土壤也不挑剔,在農村的一些丘陵、灌木叢中,還有荒山的草地中都能見到它。有時候還能見到成片的桃金娘。
桃金娘是桃金娘科、桃金娘屬的一種灌木植物,但是如果環境合適,它也能長到2米多高。而且這種樹枝繁葉茂的,在花期的時候所開的花朵很漂亮,並且它的花果同期的,這一點也是非常有特色的,所以觀賞價值很高。
等到瞭果實成熟以後,孩子們就會帶著杯子、袋子去山裡采摘桃金娘。這種野果成熟瞭以後吃起來味道很甜,它酸甜度剛剛好,吃起來更是果香味濃鬱,再加上它是自然生長的,沒有噴灑任何的農藥,是純天然的果實,當時很多人都是采摘下來就直接吃。
別看這種樹以前在農村是“見縫插針”一般的生長,可是在近些年它也變得很少見瞭。據村裡的很多老人說,這都是因為早些年種植速生桉樹導致的,把它的生存空間進一步壓縮瞭。
桃金娘為何難以被商業化種植?
這些年好多的野果陸續被發現瞭商業價值,於是就開始有人把它們當成水果來種植。而說來也奇怪,味道不差的桃金娘卻在市場很少見。隻是在南方極少數地方偶爾能見到有人售賣,但多數也是野生的,而不是人工種植的。
至於味甜多汁,產量不低的桃金娘不能像其他的野果那樣被商業化種植,筆者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就是它不耐存儲,運輸也是一個大難題。桃金娘這種野果雖然好吃,甜度也高,汁水也很豐富,甚至要比很多的野果都要好吃。但是它卻很不耐存儲,甚至要比藍莓更不耐存儲。
小時候吃過桃金娘這種野果的都知道,它成熟以後就要馬上采摘,而且采摘回去也要及時吃掉,不然很快就腐爛掉瞭。即便是上午采摘的,天黑前不吃也會招來很多的蚊蟲,味道也不好吃瞭。
而如此嬌貴的桃金娘,就是它的一大缺陷,註定瞭它不能像其他的水果那樣遠距離運輸和銷售,這樣市場也就難以打開。
第二個缺陷就是它不宜多吃。估計大傢都在小時候就知道瞭,父母多次叮囑我們吃桃金娘不宜多吃,不然就會導致大便困難。
有些傢長還會告訴我們一些方法,就是把它先用鹽水浸泡一下,並且在吃的時候不要吃它裡面的芯,就是一根白色的那條。
一種水果如果不能多吃,那也就沒有瞭什麼商業價值。因為就算桃金娘不好存儲,增加成本還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但如果它不能吃太多,或者是一次不宜多吃。
試想一下桃金娘本來就不好保存,還有不宜多吃的缺陷。這就會讓很多人對它望而卻步瞭,自然這樣的水果在市面上也就沒有瞭什麼銷路。
之前就看到有網友留言說,傢鄉有人種植瞭上百畝的桃金娘,可是因為沒有銷路而不得不砍掉樹木改種其他的果樹瞭。
桃金娘的價值和出路在哪?
雖然桃金娘不太適合作為鮮果來吃,但是它的價值還是非常高的。在農村裡有些老農民,在過去也喜歡采摘桃金娘,就是用它來泡酒喝。
其實桃金娘這種水果的酸甜度合適,汁水也很飽滿,是一種優質的果酒資源。如果能把它加工成為果酒來銷售,也是很有前景的,但前提是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技術。
除此以外,它還可以開發成為保健飲料,因為它本來就是純天然的野生水果,同時又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人體需要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糖類等營養物質,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所以開發成為保健飲料也是很有市場的。
另外桃金娘這種植物還是不錯的觀賞植物,它的生命力很強,生長速度也快,同時植株抗病性強,植株緊湊又耐修剪,關鍵是四季常青,所以把它栽種在院子裡、花園裡都有不錯的觀賞價值,目前它已經被部分城市列入園林觀賞植物花卉名錄瞭。
由此可見,雖然桃金娘作為水果來種植有幾個大的缺陷,但是它的價值非常高,這是一種很具有發展潛力的植物。隻是在短期內由於市場、技術和資金等多方面的原因,它還無法規模化種植。
所以大傢可不要因為現在野生的桃金娘少瞭,而在有些地方這種野果能賣到十幾塊錢一斤就心動瞭,之前就有人規模種植桃金娘,如今卻早已經腸子悔青瞭,因為就目前來看規模化種植桃金娘的商業化收入並不理想,甚至還不如種植樹莓、八月炸等野果。
各位朋友,你們對此怎麼看呢?在你的傢鄉野生的桃金娘還多嗎歡迎大傢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