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致使世界兩個重要糧食出口國,俄羅斯和烏克蘭幾乎退出瞭全球糧食供應體系,一場嚴重的糧食危機正在醞釀。
針對此事,西方國傢將罪名全都推到瞭俄羅斯身上,通過指責俄羅斯來展現自己所謂的“人道主義關懷”。
據觀察者網報道,在聯合國安理會就烏克蘭問題召開的會議上,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在在發言時怒斥俄羅斯,稱俄羅斯是世界糧食問題的“罪魁禍首”,對此,俄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憤然離場。
很顯然,涅邊賈的離席是對米歇爾此番言論的抗議,因為這完全就是在給俄羅斯“潑臟水”。
米歇爾指責俄軍艦堵住瞭敖德薩港裝滿糧食的集裝箱貨船出港,但事實卻是烏軍安置在黑海出海口的水雷阻礙瞭俄軍艦的行動。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此前已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俄海軍已經為黑海港口開辟瞭人道主義通道,但是烏軍在港口附近佈滿瞭水雷,阻擋瞭運輸貨物的輪船出行。
也就是說,烏克蘭才是恢復其糧食出口困難,穩定糧食供應步伐緩慢的主要原因。但可笑的是,烏克蘭現在還試圖將“鍋”甩到俄羅斯身上。
就在幾天前,烏軍還在造謠,稱俄羅斯往黑海佈置的水雷飄到瞭敖德薩港口附近。要知道,俄海軍自己都需要在該港口附近登陸,又怎麼會給自己設置障礙呢?這完全是不合理的事情。
此外,米歇爾還批評俄羅斯把責任推卸給瞭別的國傢,稱俄羅斯此舉是“懦弱”的表現。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似乎更適合用在西方國傢的身上。
從普京的多次表態和實際行動來看,俄羅斯作為糧食出口大國,一直都在積極促進糧食問題的解決。
普京曾強調過不會阻止烏克蘭的糧食出口,甚至還為烏克蘭政府的糧食出口出謀劃策。
媒體指出,俄羅斯建議烏克蘭可以通過白俄羅斯的鐵路來運輸糧食,白俄總統盧卡申科也表示已經做好瞭糧食運送的準備,但是這被烏總統澤連斯基給明確拒絕瞭。
由於水雷的事還未徹底得到解決,導致貨船不能立馬進出黑海港口,所以走鐵路運輸是目前較為有效的方法。
但澤連斯基卻聲稱,鐵路運輸時間長,不能作為優先選項,水運才是安全又有效的方法。
而當被記者提問有關排雷的問題時,他又表示目前應該在敖德薩港口附近部署武器,以開辟一條新的運輸通道。
澤連斯基如此迷惑的發言屬實是讓人看不懂瞭,他出的主意不僅無法快速解決黑海港口的水雷問題,甚至還有想用武力轟炸摧毀敖德薩港口的意思。
而且不難發現的是,對於澤連斯基而言,恢復糧食出口,幫助其他國傢解決糧食危機並不是重要的事情。對他來說最要緊的,恐怕是從西方那裡“討錢”,然後慫恿軍隊繼續與俄對抗。
不過盡管烏克蘭不仁,作為另一個糧食出口大國的俄羅斯卻不能不義,他們應對糧食危機的行動並未止步於此。
普京表示,俄羅斯願意將糧食出口量提升到5000萬噸,足以見其誠意。但其實這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除非西方解除部分對俄制裁。
俄羅斯在盡力為世界糧食供應做出貢獻,反觀西方國傢,他們隻會站在道義的制高點對別國指指點點,絲毫不反思自己的行為。
美國作為世界大國,不但不想辦法解決糧食問題,反而還想挑起地區之間的沖突對抗,加劇糧食危機。
俄烏戰爭說到底就是因為美國的挑撥和北約東擴引發的,而在戰爭發生之前,糧食問題就已經產生,俄烏沖突隻是推動該問題逐漸凸顯的因素之一。
再者說,這場沖突不僅導致烏克蘭無法出口糧食,俄羅斯也因為制裁在糧食供應道路上受到限制,所以西方國傢將糧食危機的責任全部推到俄羅斯的身上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明確表示,西方國傢對俄制裁導致俄糧食和化肥的出口受到影響,這加劇瞭世界糧食危機。他還強調,每次的全球糧食危機背後都有著美國的身影。
趙立堅指出,美國及其盟友使用強權政治掌控世界糧食貿易體系,構建所謂的“糧食霸權”。甚至還利用俄烏局勢“以武器換取糧食”,造成瞭烏克蘭內部的糧食危機。
除此之外,美國一邊炒作糧食危機,渲染緊張氣氛,借此哄抬糧價,坐收漁利;一邊又指責他國“囤積糧食”,要求他國“開倉放糧”,自己卻用糧食轉換能源。
如此“雙標”的行為怎麼能夠真正地緩解世界糧食危機?
面對全球糧食危機,各國應該做的是積極促進局勢的和平解決,為化解糧食問題營造和諧的氣氛,而不是趁機拱火,加劇地區對抗,從中謀取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