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媒爆料,一傢韓國造船企業涉嫌向臺島泄露有關韓最新的潛艇技術,目前已有5名涉案人員被逮捕,還有一名在臺的涉事企業負責人被韓警方通緝。
本以為這件事隻是牽扯到韓國和臺軍方,但事情現在又有瞭新的進展,這項潛艇技術還波及到德國,因此問題一下子就變得復雜瞭起來,臺媒更是宣稱這已升級成瞭國際糾紛。
根據報道可知,疑似韓國最新型“張保皋”級潛艇技術的部分設計圖以及部分制造技術,被韓大宇造船海洋公司泄露給瞭臺國際造船公司。
這兩傢公司此前簽訂瞭一份價值約為7.9億元人民幣的合同,韓造船公司還向臺派遣瞭20名人員進行技術支援。
消息曝出來後,臺國際造船公司立馬發表聲明進行否認,稱韓造船公司隻是給他們提供技術咨詢服務,並沒有透露任何有關韓潛艇的資料和技術。
他們還強調,兩艘潛艇的排水量和各項的裝備、配置都不一樣,根本不存在什麼抄襲問題。
臺造船公司想表達得很簡單,就是想說他們兩傢公司隻存在基本的信息咨詢交流,潛艇本身還是由臺造船公司自主研發,“技術泄露”一事是假的。
但這遭到瞭島內網友的嘲諷,他們表示,臺當局連一輛機車都無法自主研制,更何況是一艘潛艇?不得不說,島內網友還是有一雙“慧眼”的,他們明白臺當局根本就沒有自主建造的能力。
一年前,臺民營企業自制的商用火箭“飛鼠一號”在澳大利亞艾爾半島的威爾斯灣發射場發射。結果在發射過程中,“飛鼠一號”直接起火,所幸救火及時,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而在此之前,他們已經經歷瞭兩次失敗。對於他們第三次失敗,島內網友諷刺這是在給澳大利亞放煙花。顯然,臺民眾早就對民進黨當局感到失望瞭,無論是在哪一方面。
無獨有偶,今年5月份,臺當局另一自制火箭“HTTP-3A”也因風雨太大,火箭航電飛控系統出現故障,無法在短時間內快速修復,取消瞭發射計劃。
而這些失敗的事例都足以證明,臺當局能力有限,這也難怪網友們並不相信臺企辯稱的“自主研制”。
就是退一萬步講,即便臺企所說屬實,他們的確自主研發瞭潛艇,但用那些並不成熟的技術研發出來的潛艇有沒有質量保證呢?未來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樣的意外呢。
不管怎麼說,臺造船公司這份聲明並不能為自己洗清嫌疑。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臺造船公司以及臺海軍經過推薦,招攬瞭韓國籍的崔鉉直擔任“潛艇自造”項目的技術顧問,並讓他主要負責制造與焊接潛艇的艇體耐壓殼。
資料顯示,崔鉉直畢業於韓國海軍官校,曾被派駐德國擔任潛艇設計和德國授權韓國生產潛艇的軍方代表。
也就是說,崔鉉直在潛艇制造方面有著相當豐富的經驗。不過後來因為違反瞭合約,他被臺造船公司解聘。
然而在去年,臺船公司因為技術問題無法解決,想重新將他招攬回來,被崔鉉直明確拒絕。他表示,任職臺“潛艇自造項目”的技術顧問並未經過韓國政府的同意,萬一某天被德國發現潛艇機密被泄露,將會影響到韓國政府的潛艇制造。
說到這裡就不難理解瞭,韓國政府並不知道這兩傢企業在潛艇技術上合作的事情。可笑的是,崔鉉直一語成讖瞭。
韓國潛艇技術是德國授權的,在引進技術的時候,有關人員都需要簽訂“最終使用者承諾”,所有的合作信息都不能夠泄露出去,否則技術輸出方有權根據條約,要求技術接收方賠償技術預算的百倍罰金。
所以可以預見,德國接下來很可能會向韓國提出賠償要求,而現在處在風口浪尖的韓臺兩傢企業,沒準會被韓國政府推出來“擋槍”,去承擔天價違約金。
不管結果怎樣,臺當局這項“潛艇自造”項目必然會以失敗告終。
此前臺當局就已經明確表示島內潛艇制造陷入瞭瓶頸,關鍵設備無法買到。而現在少瞭韓國這個助力,明顯是雪上加霜瞭。不過這也是他們自作自受,包括韓國也是一樣。
“韓潛艇技術泄露”一事足以說明,臺當局想要通過勾結外部勢力,提高軍事防禦能力“謀獨”的行為終會失敗。
同時,外部勢力想要“以臺制華”,支持臺當局“以武拒統”的一切軍事援助行為也必將要遭到反噬,對他們來說,尊重“一中原則”,支持兩岸統一才是最正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