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從國外引進的“蛇瓜”,容易種植產量也大,為何卻發展不起來?
別看現在我國的蔬菜種類非常的豐富瞭,一年四季都能有不同的蔬菜可吃。可是這些蔬菜中,有很多就是從國外引進來的。
其中有些從國外引進來的蔬菜,因為時間比較長瞭,所以成為瞭傢喻戶曉的蔬菜,很多人喜歡吃,也愛種植它。也有一些時間還較短,多數人對它不瞭解,也吃不習慣,就需要一個長期的適應過程。
比如秋葵就是這樣一種蔬菜,別看它在國外很火,還被稱之為“蔬菜之王”,可是它在國內還是一種小眾蔬菜,種植的農民不多。
今天再和大傢介紹另外一種同樣是從印度引進來的蔬菜,它的種植簡單,產量也比較高,可是在國內卻一直沒有發展起來,你知道它是什麼嗎?這就是讓很多人害怕的蛇瓜,一種長得就很嚇人的蔬菜。
蛇瓜,長得真的很像蛇
蛇,可是我們人類與生俱來都很害怕的動物。在我國民間還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說法,可見對蛇的恐懼程度。
而蛇瓜,就是一種長得非常像蛇的蔬菜。它的故鄉是在我們的鄰國印度,這種蔬菜引進國內也有數十年的歷史瞭,可是一直以來是默默無聞的,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它。如果你見過它,一定會被它的顏值驚嚇到:怎麼會有長得如此奇怪的蔬菜呢?
蛇瓜是葫蘆科、蛇瓜屬的一種攀援藤本植物,它的莖很纖細,分枝比較多,葉子掌狀的,看起來有點像南瓜葉子。
而果實就非常的特別瞭,它雖然叫蛇瓜,卻並不是如同冬瓜、西瓜、絲瓜等瓜類一樣,而是非常的細長如同豆角,裡面還有種子。但是卻並不是直條的,而是長得如同蛇一樣。
瓜體上還有白綠色的相見的條紋,掛在藤蔓上就像極瞭白花蛇。等到它老熟瞭以後,就會變成紅綠相間的條紋,這個時候看起來就特別像紅花色,更是栩栩如生。
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不光是長得像蛇,而且味道也和蛇差不多,聞起來有一股類似蛇的腥味。如果是大半夜見到它,真的會被它嚇一大跳。
蛇瓜的優勢也很突出
蛇瓜作為一種稀奇的蔬菜引入我國,曾經也在國內推廣種植它,就是因為它的種植簡單,產量也高,並且吃起來也是非常美味的。
蛇瓜的適應能力還是非常強的,這方面的習性和葫蘆是差不多的,在南北方都能種植。而且它的種植也簡單,可以直接播種,因為抗病性強,也沒有什麼病蟲害,在後期的管理也比較粗放。
即便如此,可是它的產量是非常高的。記得在十多年前我傢就種植瞭一株蛇瓜,當時就這一株,就結瞭數十個蛇瓜。畢竟一個蛇瓜就有一米多長,一個就足夠一傢人吃好幾頓的瞭。
所以當時這一株蛇瓜,就不光是滿足我們一傢人吃瞭,偶爾還會采摘一些送給親朋好友,有時候鄰居也會采摘來嘗嘗鮮。它的產量,相比於絲瓜、南瓜等,還是要強上不少的。
而且蛇瓜吃起來也是非常不錯的,鮮嫩的蛇瓜可以不用去皮,然後把它涼拌、炒肉、切碎做餡,或者是做湯吃等。
更厲害的地方在於,不光是蛇瓜的果實能吃,它的嫩莖葉、花朵也可以炒食、作湯。就連它長老瞭以後,去掉外皮,也可以炒菜,吃起來都是別具風味的。
為何如此優秀的蛇瓜卻發展不起來?
按理來說,蛇瓜的優點多,管理簡單產量也高,是很容易發展起來的蔬菜,可是經過幾十年的推廣,它卻依然還是一種小眾的蔬菜,在農村的占有率非常低。
至於其中的原因,一些網友早就說出來瞭,那就是它長得太嚇人瞭。就如一些之前種植過蛇瓜的網友所言,這種蔬菜長得太像蛇瞭,大晚上,或者是天沒亮的時候見到它,真的會被它嚇死。
就算是在白天,冷不丁見到它,也會被嚇一大跳的,隻因為它長得太像蛇瞭,所以很多人接受不瞭。
同時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蛇瓜傳入我國的時間不長,好多人對它不瞭解,有些吃不習慣,甚至好多人不知道如何吃。
就算有些人想要種植,也未必買得到種子。並且現在我國的蔬菜種類已經很豐富瞭,像絲瓜、苦瓜、冬瓜、南瓜、佛手瓜等,它們的習性和蛇瓜都是差不多的。
而農民的菜園子有限,也就不再需要種植蛇瓜瞭。
何況不同的人對蛇瓜的評價也不一樣,有些人說它淡而無味,有些人說它還不如南瓜好吃,總之是不同的人評價不同。就拿我來說,也吃不習慣蛇瓜,還不如吃絲瓜呢。但也有一部分人說它好吃,很喜歡吃它。
不過,近些年蛇瓜卻在一些農傢樂、風景區走紅瞭。因為它的奇特長相,體態各異,栩栩如生,稀奇而美觀,所以有些搞觀光農業的就把它種植在院子裡,既能起到美化庭院的作用,同時還能食用,關鍵是它很稀有,能吸引不少人的好奇心,並且讓他們嘗鮮。
不管怎麼說,蛇瓜作為一種小眾的蔬菜,在市場上確實非常罕見,一般運氣好才能在農村的集市上見到它。如果是在城市裡,想買它還真的有點難度,原因就是超市、菜市場沒得賣。
各位網友們,你們可有吃過蛇瓜呢?你認為它發展不起來的原因是什麼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