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兩年裡,國內房地產市場並不穩定,呈現“量價齊跌”的情況:一邊是,國內平均房價從去年一季度的1.1萬元/平米,下跌至今年一季度的9500元/平米,房價跌幅超過瞭15%以上。另一邊,截至到3月底份,30座重點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下跌瞭47%,近乎腰斬。2022年以來,有超過40%的開發商的新房銷售同比下降50%。
導致目前國內房地產市場出現調整趨勢的原因主要有三個:首先,受到疫情反復,以及各行各業不景氣的影響,很多企業都在裁員降薪,不少人調低瞭自己對未來收入增長的預期,同時也放棄瞭原來的購房計劃。
再者,受到房地產長期調控的影響,國內房價已經不再出現大漲,從而失去瞭賺錢效應,不少投機性購房需求選擇退出,國內房地產市場需求出現大幅減少。
最後,國內房地產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國內房價在經歷瞭20多年的大漲之後,該買房的人早就都買瞭房。資料顯示,國內96%的傢庭擁有1套住房,41.5%的傢庭擁有2套以上住房。同時,我國現在的城鎮化進程已經達到瞭64%,已經趨於尾聲,這意味著,將來不會再有大量的農村人口進城買房成為市民瞭。
面對房地產市場的持續低迷,從今年開始,各地紛紛對房地產進行松綁,除瞭放開限購、限貸之外,還降低瞭房貸利率和首付比例,希望房地產市場能夠出現回暖。對此,社會上對未來5年房價持有兩種看法:
一個認為房地產調整已經形成趨勢。5年之後,國內多數城市的房子會跌到“如蔥”的價格。另一種觀點覺得,雖然現在房價出現瞭調整,但隻要熬過瞭這段時期,房價還會像過去幾次那樣,出現報復性反彈,國內房價將會重拾上漲的趨勢。
那麼,在未來5年之後,國內房價究竟是“如蔥”還是“如金”?一位17歲高中生提出瞭自己的看法,他認為,要想讓現在的房價跌到“如蔥”的價格,隻有“停止貸款買房”,因為現在房價之所以漲得這麼高,主要是給房地產加杠桿,如果大傢都拿真金白銀來買房,房價也就不可能漲到天上去。
實際上,這位17歲的高中生道出瞭國內高房價的內在原因,就是被銀行的貸款給推砌上去的,如果把房貸給停瞭,房價自然會跌至很便宜的價格。不過,我們認為,要讓銀行業停止貸款買房也不太現實,畢竟貸款買房業務能給銀行業帶來豐厚的利潤。而未來房價會逐步回歸居住屬性,跌到與當地居民收入相掛鉤,這還是有可能的。
5年之後,國內房價究竟是“如蔥”還是“如金”?對此,一位高中生提出,要想房價如蔥,隻有“停止貸款買房”。而我們認為,要讓銀行放棄房貸業務肯定不太現實。所以,未來5年之後,房價既不會“如蔥”,也不會“如金”。
而房價更多地應與當地居民收入掛鉤,回歸到合理的價格區間。未來5年之後,年輕人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支付首付款,也不用像現在那樣,要花幾十年的時間來償還銀行房貸,這個小目標還是有可能會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