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俗稱“瞎老鼠”,曾是農村的害獸,因骨骼能替代虎骨而被人養殖
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對於老鼠這種動物,農民可是恨之入骨瞭。因為它不光是到處搞破壞,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麻煩,而且還會傳播一些疾病。
近些年隨著農村環境的變化,相比於過去而言現在的老鼠確實少瞭很多。不知道其他的地方是不是這樣,在我的傢鄉這邊現在很少見到老鼠瞭。
這也讓我想起瞭另外一種和老鼠很像的動物,它在民間俗稱為“瞎老鼠”,在過去也是人人喊打的一種害獸,可如今卻有人養殖它致富,它有什麼價值呢?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瞎老鼠不是老鼠,學名叫中華鼢鼠
瞎老鼠是民間的一種俗稱,有些地方也叫它地老鼠、地羊等,它長得非常像老鼠,但是要比老鼠更肥胖、個頭更大。而且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視力很弱,就和瞎瞭一樣。
瞎老鼠可不是田鼠,它的學名叫中華鼢鼠,和東北鼢鼠長得也很相似。但是前者是一種終年在地下生活,且不冬眠,具有晝夜活動的特性。
這種動物看起來還是非常呆萌的,它的頭很寬扁,這一點倒是和現在很多人當寵物養殖的倉鼠有點相似,而前爪和前足較細短。體色和老鼠很相似,基本都是灰褐色的。
在過去瞎老鼠在農村分佈比較廣,它主要是在土層深厚、土質松軟的荒山坡地、草原、高山灌木叢等地方活動。像我國的四川、湖南、內蒙古、河北、河南、甘肅、青海、天津等省份都有分佈。
危害極大而人人喊打
在幾十年前,農民對於瞎老鼠的厭惡程度和老鼠是沒有區別的,都是想方設法去消滅它,就是因為它的危害很大。
瞎老鼠是一種雜食性的動物,主要是以植物地下莖和塊根等為食,像農民所種植的馬鈴薯、紅薯、胡蘿卜、白蘿卜和豆類等,就都是瞎老鼠愛吃的食物。
它們不光是愛吃,而且還喜歡存儲糧食,會把大量的糧食存儲在自己的洞裡。而對於植物而言,一旦根莖被咬食,咬斷瞭,植物也就枯萎死掉瞭,所以它的危害可不小。
而且這種動物天生就是打洞的高手,非常喜歡打洞。而到處打洞對人畜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像草原上的瞎老鼠到處打洞,既會導致草場面積減少,影響到牧草的生長。同時這些洞穴在地下縱橫交錯,人畜在經過的時候就會因此踩到而摔倒、摔傷。
骨骼能替代虎骨而被人專門養殖
正因為瞎老鼠的危害很大,在幾十年前許多人沒事的時候,就會專門去莊稼地,或者是野外捕捉這種動物,常常采用水淹,或者是鏟擊法。隻要把它的洞穴找到瞭,然後把水灌進去,這樣就能把洞穴裡面的瞎老鼠淹死。
至於鏟擊法,就是利用瞭這種動物常年地下生活怕光的特點,先把他的洞口挖開,然後再把把洞道上面的表土鏟薄,再用鐵鍬對準洞道在洞口後方靜候,當它來洞口試探或堵洞時,立即猛力切下;也可用腳猛踩洞道以切斷回路,即可捕獲。除此以外在過去還用裝陷阱,箭射的方法來捕捉。
之所以在過去很多人樂意去抓瞎老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能賣錢。在當時一隻瞎老鼠能賣到5-10元錢。既然它是害獸,同時又能賣錢,所以許多人沒事就去捕捉它,有時候運氣好一天能抓到七八隻。
而瞎老鼠之所以有人收購,可不是吃它的肉,主要還是取它的骨頭,因為瞎老鼠的骨骼的藥用價值很高,是可以替代虎骨使用的。
眾所周知老虎是百獸之王,它如今也是一種重點保護動物。別看老虎非常的兇猛,可是它的價值卻很高,尤其是老虎骨頭的藥用價值。但是現在老虎都是保護動物瞭,而有些藥物就是離不開虎骨的,後來發現瞭瞎老鼠的骨骼入藥的價值和虎骨差不多,於是就逐漸用它的骨骼來替代虎骨瞭。
但是在後來隨著草原的退化,還有農村環境的變化,再加上很多人捕捉瞎老鼠,導致它的數量明顯減少瞭,現在很多地方都已經見不到這種“害獸”瞭。
而它的市場需求量依然很大,於是就有人開始人工養殖瞎老鼠瞭,通過養殖它來致富。這個就和前些年養殖竹鼠是差不多的,都是因為有經濟價值。
各位朋友們,你們認識瞎老鼠嗎?在你的傢鄉它叫什麼呢?小時候可有抓過它呢?雖然現在野生的瞎老鼠還不是保護動物,但是它的數量已經不多瞭,希望大傢不要再去隨意傷害和捕捉瞭哦。有任何的疑問,歡迎大傢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