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在已經進入到瞭老齡化社會,截止到2021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就達到瞭2.67億,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1.9億。據專傢預測,到2025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超過3億人。與此同時,年輕人數量是越來越少,90後人數隻有1.75億,00後隻有1.45億。
正是因為,中國已經進入到瞭中度老齡化社會,我們國傢對廣大退休老人格外關心。5月26日,我國人社部門宣佈,今年養老金的平均漲幅達到4%。而這次養老金上調已經是第18次上漲瞭。預計國內大部分省份會在6月份明確具體調整方案,並在7月底補發2022年1-6月份的金額。
不過,除瞭給退休老人增加養老金之外,我國各地還對高齡老人額外發放高齡津貼,高齡津貼雖然不算很多,但也是給高齡老人的一種福利待遇。我國之所以會給高齡老人額外發放高齡津貼,主要有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高齡老人由於退休時間較早,養老金的基數比較小,即使之前享受到瞭養老金的17連漲,也與今年剛退休的老人相比,養老金存在著不小差距,而給高齡退休老人發放津貼,就是為瞭縮小養老金發放的差距,提升高齡老人的晚年生活質量。
第二,高齡老人隨著年齡逐漸增大,經常要看病醫療,還要購買一些保健品,腿腳不便的老人還要請護工來照顧,而這些都需要有較大的費用開支。而發放高齡津貼,就是給高齡老人在醫療、護理等方面開支的一種補貼。
實際上,各地對於高齡津貼發放的門檻也並不相同。通常經濟發達地區,就會把高齡津貼的門檻設置的較低,而經濟並不是很發達的地區,會把高齡津貼的門檻設置的較高。面對於2022年各地發放的高齡津貼的標準,讓我們先來瞭解一下:
上海市就把今年領取高齡津貼門檻設置得比較低,規定60歲以上的女性將會在每月領取到200元的高齡津貼。在上海方面看來,女職工在50歲退休,女幹部在55歲退休,到60歲開始就算是高齡瞭,把女性領取高齡津貼年齡設置在60歲是非常合適的。
而在北京就把領取高齡津貼的門檻設置在65歲,不過領取高齡津貼必須要在社保交滿15年以上,否則就領不到高齡補貼瞭。北京之所以會把高齡津貼的門檻設置在65歲,主要是要與男性60歲退休年齡聯系在一起,男女都要達到65歲的標準,才能領取高齡津貼,這樣就能顯示出男女的公平性。
當然,上海和北京領取高齡津貼的門檻都是設得比較低的,而山東等省份就把領取高齡津貼的門檻設置到70歲以上,隻要老人的年齡達到這個門檻標準,就可以每年領取近千元的津貼。當然,也有一些經濟欠發達的省份並沒有推出高齡津貼的政策。
總之,不同的地區制定高齡津貼的標準都不一樣,老人應該到當地社保部門去瞭解一下情況,隻要符合領取高齡津貼的條件就行,就可以提出申請,高齡津貼數量雖然不算太多,但對於老人來說也是一種福利,千萬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