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屆“香會”上,中澳兩國防長時隔三年舉行瞭面對面會談,很多澳媒為此百感交集,認為這是兩國關系改善的“重要一步”。
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內塞也忍不住趁此機會對中國喊話,稱若想“改善中澳外交關系”,中國就必須盡快取消對澳制裁。顯而易見,澳大利亞這是想“軟飯硬吃”。
明明是自己離不開中國市場,卻反倒對中國提出無理要求,真不知道是誰給他們的勇氣。對此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已經給出瞭斬釘截鐵的回應。
汪文斌表示,澳方想要改善對華關系,就必須秉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原則處理兩國關系。言外之意已經很明確,那就是澳大利亞要先改正自己的錯誤。
最近30年來,因為與中國的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成功搭乘中國發展列車的澳大利亞成為瞭西方國傢中,難得沒有出現經濟倒退的國傢。
但是這兩年在美國主子的號令下,澳大利亞吃著中國的飯還砸著中國的鍋,頻頻在臺海、南海以及人權等多個領域對中國發難,潑臟水,導致兩國關系急轉直下。
既然澳大利亞要充當反華急先鋒,那麼中國必然是要動真格的瞭。我們既要“槍打出頭鳥”,把澳大利亞打疼打怕,更要“殺雞儆猴”,讓其它國傢看清跟隨美國反華的代價。
或許是在中國一連串的反擊下,澳大利亞意識到瞭問題的嚴重性。所以近段時間,澳大利亞新政府一反常態,已在上周先後兩次對中國釋放積極信號。
11日,澳貿易部長對中國拋出“橄欖枝”,希望盡快恢復中澳兩國貿易關系;
12日在香格裡拉對話會上,澳防長馬爾斯與我國防部長魏鳳和舉行瞭會談;
在這期間馬爾斯多次強調中澳關系恢復正常的重要性,並且邀請中國商務部長在WTO部長級會議上進行接觸,外界普遍認為這可能是中澳“破冰”的前兆。
然而中國有句老話叫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不管澳大利亞如何示好,都改不瞭他們的強盜本質。
其總理阿爾巴內塞在自身什麼錯誤都不承認也不改正的前提下,就強硬要求中國取消對澳制裁,並將這作為改善兩國關系的標準和條件,明顯是不講道理。
更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持類似觀點的在澳大利亞政壇中大有人在。
澳外長黃英賢也與澳總理持相同的態度,認為在兩國關系有解凍可能的情況下,他們有義務為澳商人取消不正當貿易制裁進行辯護。
更諷刺的是,她還宣稱要在人權、南海問題以及基於規則的貿易等方面堅決捍衛澳大利亞的利益。聽聽,這說的都是些什麼話,根本就不是與中國“講和”的態度。
中澳關系惡化的確讓澳大利亞經濟損失慘重,可澳政府不但不自己反思原因,反而在其他事情上給中國潑臟水,完全罪有應得。
其實對澳大利亞方面的小心思,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談到此事時就一針見血地指出,中澳關系遭遇困難的是非曲直已經十分清楚,澳方與中國相向而行,推動中澳關系全面戰略夥伴伊朗穩定發展才是解決兩國問題的應有之道。
這些年來大傢都有目共睹,地處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亞,沒有美國的實力卻硬要效仿,無視中國的合理關切和正當訴求,把中方的警告當成瞭耳旁風,執意破壞對華關系。
澳大利亞多次抹黑中國,在南海問題上越界踩線,在中國的核心利益問題上惹事生非,很多在澳大利亞的華人也因兩國關系交惡而遭受無妄之災。
而中國的反制手段相信大傢也看到瞭,正所謂打蛇打七寸,無論是所羅門群島頂住壓力與中國簽署安全合作框架協議,巴佈新幾內亞等國熱情迎接中國疫苗。
還是斐濟跳出來正告澳大利亞他們不是任何人的“後花園”,都足以證明中國影響力與日俱增,而澳大利亞則失瞭該地區的民心,
總的來說,即便近日中澳高層會談釋放瞭一絲積極信號,但這並不代表中澳關系能立即由陰轉晴,更不代表他們可以在賺中國錢的同時還來對中國捅刀子。
澳大利亞必須明白,現在的問題不是中國取消不取消制裁,而是澳大利亞改不改正錯誤,轉變不轉變態度。想賺錢不是什麼難題,但如果不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那就休想從搭中國的“經濟快車”。
而且到時候我們的態度也不會繼續客氣下去瞭,既然他們沒被打疼,或者是已經忘瞭疼的感覺,那我們不介意讓他們再次體會一下,長長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