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3歲的茅侃侃登上瞭《中國企業傢》的封面。
當時,他的身價已經超過6000萬。
如此年輕,就有瞭上千萬的身價。
這就是他能登上《中國企業傢》封面的原因。
同時,與他一起登上《中國企業傢》封面的還有李想,戴志康和高燃。
這三個人也都不簡單,他們都屬於80後。
李想是開心網的創始人,是汽車之傢的創始人,是汽車理想ONE的創始人。
戴志康是夥伴雲董事長兼CEO ,中國最早的PHP開發者之一。
高燃是風雲資本創始合夥人,投資領域包括O2O、消費升級類電商、車聯網、房聯網、互聯網金融、文化傳媒等。
那個時候,他們4個人,手裡就已經握著幾億的資金瞭。他們做的事情,都是靠著自己的能力,從無到有做起來的。
無疑,他們是當年最成功的IT青年企業傢,
這四個人,被稱為“京城IT四少”。
他們的故事很勵志,也是在2006年左右,他們四個還受到央視《對話》、《經濟半小時》,《魯豫有約》等欄目的邀請。
一時之間,他們成為瞭最炙手可熱的明星,是眾多青年仰慕的對象。
那個年代的他們,風頭絕對盛過現在的頭部網紅!
在這四個人中,茅侃侃屬於最異類的那一個。
他隻有初中學歷,在他19歲的時候,他就賺到瞭人生中的第一個100萬。
他也是中國最年輕的一個CEO。
創業期間,他的巔峰時期擁有6000萬的身價。人生中最後一次創業,即將賺到幾億人民幣的時候,因為明星想收購他的公司,出問題瞭。
茅侃侃的事業突然跌入低谷。
2018年,隻有35歲的他選擇煤氣自殺。
他的人生可謂是大起大落,他到底經歷瞭什麼?
......
計算機“天才”
茅侃侃1983年出生,傢在北京。
他的父母都是工薪階層,在他六歲的時候,他的父親托關系從國外弄來一臺電腦。
從此,他的全部註意力,就都集中在瞭電腦上。
父母也不清楚,當時讓他接觸電腦到底是對,還是錯?
即便是他選擇自殺時,也不好給出答案。
有瞭電腦之後,他不像其它孩子,用電腦玩遊戲,或者娛樂。
他是學習電腦編程方面的知識的。
那時候,他就覺得若是自己會一樣東西,而別人不會,這是很酷的一件事。
他喜歡顯擺,電腦可是高科技。
精通高科技,這讓他即驕傲又自豪。
他並不是無師自通,但是,他絕對是很聰明的一個人。
他的入門“老師”是他媽媽公司的一個領導,這個領導工作的時候,就帶著他這個小屁孩一起學習電腦知識。
那個領導之所以帶著他玩電腦,就是因為他喜歡這一行,他很聰明肯鉆研。
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定力,很難得!
別人喜歡玩具的年齡,他喜歡電腦。
更重要的是,他的進步很快,悟性很高。
他媽媽公司的人,需要編一些軟件的時候,茅侃侃也一起參與。
他做得很好,在這方面很有天賦。
他玩起電腦來,是很瘋狂的那一種,甚至很多大人不明白的問題,都向他請教。
尤其是到瞭他十幾歲的時候,都是整宿整宿地玩。
他還把北京玩電腦的一部分高手,集中在一起,探討不太明白的問題。
他說那一段時間,他一天隻睡4個小時。
初中時,他還參加瞭北京各種計算機的比賽,橫掃全部冠軍。
由於太沉溺於玩電腦,他的課程就出現問題瞭。
高中上的是重點,北京育才中學,學霸很多。
他的成績下降得厲害,由於他地理兩次考試不及格,這意味著他拿不到高中畢業證。
也失去瞭參加高考的機會。
後來他的父母,好不容易在四川給他找瞭一所高三,想要讓他繼續學習參加高考。
但是,他沒有讀完。
在學校裡,他打架、鬥毆、談戀愛,就是不學習。
在他看來,不上大學也是照樣可以找工作的,他對自己的電腦技術有信心,他的父母也知道他在電腦方面是天才,至少超越瞭大部分人。
不過,若是找工作,是需要證書的,比如當時微軟招聘員工,就是看你的資格證書。
學歷還沒那麼重要。
父母同意他不上高三,不參加高考瞭,但是,必須要把計算機從業證書考下來。
考證很容易,賺錢很容易
當年最熱門、最實用的計算機方面的證有三個,他用瞭兩個月的時間,就把三個證全部考下來瞭。
證分別是微軟MCP(微軟認證專傢)、MCSE(微軟認證系統工程師)、MCDBA(微軟認證數據庫管理員)。
要知道當時的他還沒有成年,在沒有成年的情況下,全亞洲未成年人,拿下這三項認證的隻有兩人,茅侃侃就是其中之一。
2000年,他就拿下來瞭這三個認證,回想一下2000年的時候,大傢在幹什麼?
又有多少人是精通電腦的呢?
所以,茅侃侃絕對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考瞭這幾個證,加上他掌握的電腦技術,他找工作是很容易的,即便是國企,他也能隨便進。那時候電腦人才最稀缺。
不過,在最初工作的兩年,他一直沒有穩定下來,在一個公司幹滿3個月,他就走人瞭。不是他能力不行,而是他這個人有個性。
覺得不舒服,就不幹瞭。
他就是感覺自己還年輕,多跳幾個公司,這樣能夠認識不同的人,能夠接觸不同的行業。
這也是他的一筆財富。
在他19歲的時候,他開始和別人合夥開廣告公司,就是在這一年,他賺到瞭人生的第一個100萬,這也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這個初創公司,雖然說利潤還是可以的。
但是這樣的公司,隻賺錢在茅侃侃看來,一點都不酷。
他想要利用自己的電腦技術,玩一下高科技,玩一些很酷的東西。
尤其是他看瞭黑客帝國(應該是這個電影)之後,他覺得那裡的技術太炫瞭,若是能從電影裡搬到現實當中,那肯定是賺錢的。
他說的是遊戲,就是真人遊戲,打造逼真的場景,讓人置身事外其中。
他感覺自己的技術,完全是可以實現的。
有瞭這個想法之後,就有一個國企的老板,他找到瞭茅侃侃,想要和茅侃侃試探一種新的盈利模式。
茅侃侃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瞭這個老板。
沒想到兩個人一拍即合,說幹就幹瞭。
2004年,茅侃侃以技術入股MaJay,他占瞭30%的股份。
從開始著手運營這個公司,到2009年他用瞭5年的時間,總共給公司盈利瞭15億。
就是在這個公司,他成名瞭。
在他23歲的時候,他的身價就高達6000萬瞭。
經過電視的曝光,一時之間,他成為最炙手可熱的青年企業傢。隨後,有大量的大學畢業生,他們來到茅侃侃所在的公司,成為茅侃侃的同事。
不過,也是在2009年的時候,茅侃侃和公司的矛盾日益尖銳,到瞭不可調和的地步。
用茅侃侃的話來說,國企說話辦事,都太低調內斂瞭。
這和他的性格不符,他還是選擇瞭辭職。說不幹就不幹瞭,很多人不理解他。
但是,這就是茅侃侃,連辭職都很酷!
從“天堂”到“地獄”
茅侃侃辭職瞭,那時候他的風頭正盛,找他合作的上市公司大有人在。
但是,都被他拒絕瞭。
他也不知道,下一份工作要幹什麼?
是自己創業?
還是找一個工作做著?
其實,他的錢已經夠他花的瞭,他也用不著急於工作。
就這樣沉寂瞭4年,在這4年裡,他沒有做任何工作。
他說也是在那4年裡,他喝遍瞭三裡屯所有酒吧的酒。每天都是穿梭在霓虹燈下,不知道幹什麼,人生很迷茫。
不過,若是想要找他,到三裡屯肯定有他的身影。
他的同學找到他,說反正你也沒有事情做,不如寫兩本書吧。
正好,他這個同學是出版社的。
他一想也可以呀,反正他很能寫。
那就寫吧,就這樣《像戀愛一樣去工作》、《在那西天取經的路上》兩本書出版瞭。而且他的書在當年都是暢銷書,總共賣瞭70多萬本。
他還賺瞭幾十萬元。
出書後接受采訪,他說,他用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把兩本書寫完的。
一本書15萬字,很容易的。
在那迷茫的四年瞭,若是寫書也算是一件正經事,這兩本書就是他唯一的成就。
4年的時間沒找工作,錢花瞭不少。但是,存款還是有一些的。不過,他不能一直這樣沉淪下去呀,他總要幹點事情。
2013年,他決定踏入電競圈,加入GTV公司。
剛加入該公司的第一年,他把業績提高瞭四倍。
但是,到瞭第二年資本開始介入電競圈,繼續待在這個公司已經沒有前途瞭,茅侃侃和合夥人的意見不和,差點對薄公堂。
最終,還是一拍兩散。
茅侃侃名聲在外,想要拉他入夥的資本公司有很多,他最終選擇瞭認識的一個人,這也是他人生當中最後一次創業。
他們共同成立瞭萬傢電競公司,大股東萬傢文化出資460萬,茅侃侃出資340萬占30%,還有三位好友各出資50萬。
就這樣萬傢電競公司成立瞭,他們開始做產品。
本來按照規劃,這個公司做起來,遊戲開發出來,會有人來收購他們的公司的,當初就是這樣談的。
而且一旦收購瞭,茅侃侃就有幾億的回報。
他說那個時候工作特別有動力,想想幾億的收入,幾輩子都花不完,做夢就能笑醒。而且幾億的人民幣,眼瞅著就要進入到瞭腰包。
後來發生的事情,大傢就都知道瞭。
2016年年初,趙薇和丈夫黃有龍,想要斥巨資以30.6億收購萬傢文化。實際上他們玩的是用小錢,撬動上市公司的套路。
趙薇的收購計劃沒有成功,被相關部門叫停瞭。
茅侃侃的夢也破碎瞭。
而此刻他已經壓上瞭自己全部的身價,在這期間他陸續投入進來的錢,有2000多萬,而且相當一部分都是他借來的,房子、車子也抵押瞭。
借來的錢,都是要還的。
一夜之間,他從富翁變成瞭負翁。
更重要的是,公司換大股東瞭,最大的股東不重視他們做的這件事。
對於茅侃侃來說,他已經沒有回轉的餘地瞭。
他要給員工發工資,要支付各種費用。他最窮的時候,卡上的錢就剩下幾十萬瞭,還有債主不停地催債。
2018年1月25日凌晨,他去世的消息被好朋友得知。
他的朋友圈也永遠的留在瞭23日,在去世之前,他已經選擇和女朋友分手瞭。
他離開瞭,很多人尤其是他的好朋友,很難相信這個結果。
昨晚還在一起玩遊戲,怎麼說沒就沒瞭呢?
不過,這就是事實。
好朋友湊500多萬給茅母
茅侃侃去世瞭,他的母親在他的房間裡找出來瞭一封遺書。
他自殺確實是和公司資金鏈斷瞭有直接關系的。
一時之間,茅侃侃成為瞭大傢討論的對象。
前不久,他還是光鮮亮麗的成功人士,怎麼說沒就沒瞭。
如此年輕,為何要選擇自殺?
就連催債的人,都開始自責,是不是自己的催促?成為瞭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可是,前幾天他們溝通的時候,茅侃侃一直說可以還上的呀。
錢沒瞭可以再賺,可以慢慢還,人沒瞭就什麼都沒瞭。
面對各種各樣的質疑,茅侃侃的好朋友李想是這樣說的:
他是一個很仗義的人,是一個能扛事的人,是搶著買單的人。
茅侃侃並沒有給母親留下什麼遺產,反倒是一屁股的負債。
他昔日的好朋友,為瞭保證茅母的生活,給茅母湊瞭500多萬。
不過,這500多萬,有400多萬都被凍結瞭。
還是因為茅侃侃欠債的原因。
還好,這些好朋友又弄瞭一個基金會,賺到的錢都用來給茅母改善生活的。
茅侃侃有這樣的好朋友,可以瞑目瞭。
他的一生就這樣結束瞭,他曾經是父母眼中的驕傲,可是,最後他還是拋下瞭母親。
十年前的一次訪談中,他還說過接受不瞭企業傢自殺。
但是,十年後他以自殺的方式離開瞭。
人生就是這樣戲劇性,隻能說他的成功和他的性格有關,他的離開也和他的性格有關,其實那些欠款,以他當年的能力,想要還請並不是什麼難事。
況且他還有那麼多有錢的好朋友,那些朋友,都可以拉他一把。
但是,他還是選擇瞭離開。
他創造的那一段傳奇,夠絢爛。但是,唯一遺憾的就是時間不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