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7年之時,阿裡巴巴創始人馬雲曾經預言,未來房子最不值錢,8年後房子會像蔥一樣便宜。不過,從目前來看,國內房價並沒有出現如此高的價格。資料顯示,北上深等一線城市的房價是6-7萬/平米,而二三線城市的房價是2-3萬/平米,即使是四五線城市的房價也在1萬多元。廣大剛需購房者並沒有看到房價如蔥的跡象會發生。
雖然,房價如蔥的情況並沒有出現,但是國民的“負債潮”卻已經來臨。資料顯示,80後、90後成為瞭當今時代消費的主力軍,占比達到80.8%。其中,全國90後的人數達到瞭1.75億,有近90%的90後欠下債務,人均負債12.7萬。這主要是90後的收入與消費並不匹配,也就是說多數90後收入並不高,卻要過上高品質的生活,就隻能通過借債消費來實現。
除瞭消費類貸款之外,房貸也是國民高負債的原因。資料顯示,我國居民房貸規模已經達到瞭38.8萬億,有2億房奴,另有2億人是在共同還貸。目前,我國所擁有的傢庭總和隻有4.95億戶,也就是說,房貸傢庭占比超過傢庭總戶數的40%。此外,房子占居民資產總額的77%,另有23%是金融資產,國內居民把所有資產都押在瞭樓市。
面對當前居高不下的房價,不少網友提出,如果有兩個人,一個人今年選擇買房,另一個人選擇租房,10年之後無房和有房誰會更“後悔”呢?對此,很多專傢表示,租房者會更“後悔”,主要是房價再貴,等還清瞭房貸,就是你的資產,而房租再便宜,你也是永遠替房東在打工,即使房子租瞭幾十年,這房子永遠不會屬於租房客。
而我們認為,10年之後無房和有房誰會更“後悔”,這主要取決於以下三個因素:首先,如果國內房價在剛剛上漲階段,一個人選擇買房,另一個人選擇租房,那最後更後悔的肯定是租房者,因為租房者享受不到房價上漲,資產增值的好處瞭。
不過,目前國內房價正處於高位調整階段, 10年之後國內房價大概率會逐步回歸居住屬性,與當地居民的收入相掛鉤。所以,現在如果選擇租房子,等到將來房價跌下來之後再購買,這樣購房的成本會大幅減輕瞭。其實,選擇買房還是租房,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不同的時期,得到的答案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再者,不管是剛需還是投資性購房,買房要量力而為。如果超出瞭自己的經濟實力范圍之內,未來一旦遇到疫情、失業等突發事件,買房者就會後悔。此外,如果每月房貸金額超過瞭傢庭總收入的40%以上,那麼傢庭成員的生活質量就會較之前大幅下降。所以,在高房價的背景之下,購房者在10年後感到後悔的概率要遠大於租房者。
最後,從目前的租售比來看,年輕人租房肯定要比買房更劃算。即使是在上海,租一套80-90平米的二室一廳,一年的租金最多也隻有10萬元,而這套商品房的價格卻要達到6-700萬元以上,這意味著,房東要60-70年才能拿回本金。
而如果現在購買同樣的一套6-700萬元的商品房,每月也要還大量的房貸,等到幾十年後房貸還清瞭,卻發現這些年來支付的房貸可以再買一套房子瞭,這輩子基本上是在為銀行打工。所以,現在買房的話,將來後悔的人肯定是購房者。
馬雲曾經預言,8年之後房價如蔥,不過,這些年來國內房價也並沒有出現大跌。盡管房價如蔥沒有實現,但是國民債務規模卻在不斷地上升之中。除瞭年輕人借債消費之外,就是個人的房貸規模也在不斷上升之中。
那麼,未來10年後,買房者和租房者誰會後悔?這個問題要根據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房價,才能給出結果。而在目前的高房價的背景之下,未來10年之後,肯定是買房人會後悔。而租房者隻要耐心等到房價跌下去,逐步回歸居住屬性,再選擇出手買房,就會成為人生贏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