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之後,氣溫越來越高,日照越來越強,水溫也隨之越來越高,釣魚的體驗感,從外到內,各種的不適。
外部的不適,是高溫酷暑難耐,內部的不適,是指魚口極差,因為天熱水也熱,人不舒服,魚更不舒服。
想要在炎熱的夏季釣到魚,是一件非常考驗技術和耐心的事,耐心人人都有,技術就仁者見仁瞭,其實,我們想要在炎熱的夏季釣到魚,釣到大魚,有三個招數,還是挺實用的。
招數一、腥餌和素餌之間的轉換
經常有釣友彼此之間爭論,夏季用素餌好,還是用葷餌好,之所以有這樣的疑問,是因為大傢都知道魚都喜歡葷餌,但是使用葷餌垂釣,很容易招惹小魚。
如果使用素餌,味型太淡,本來魚口就比較差,使用素淡的餌料,想要釣到魚就更難,其實,盛夏垂釣,用腥餌還是用素餌,是需要根據實際魚情、水情靈活調整的。
如果是肥水,水中雜質、腐殖較多,本來水就帶有一股腐臭味,使用腥味餌,誘魚效果是非常差的。
所以使用較為素淡的餌料,反而有非常不錯的誘魚效果,但是,在比較瘦的水域裡垂釣,尤其是活水,使用素淡的餌料,誘魚效果是非常糟糕的。
窩料打下去,小魚都不怎麼鬧騰,怎麼指望有個頭較大的魚進窩呢?所以濃引淡釣,即腥味餌做窩料,素淡餌做釣釣餌,有魚進窩瞭,才能釣到魚。
同時,在夏季釣魚,不管是窩料還是釣餌,適當地使用一些小藥來增加窩料的穿透效果,也能讓窩料的誘魚效果更加出色。
不管是酒米還是顆粒,亦或者是窩料玉米,適當地在其中添加一些垂心者的圓夢,不用多,一斤窩料中添加5ml即可,就能讓窩料的誘魚效果翻倍。
由此可見,使用腥餌還是使用素餌,完全取決於魚情和水情,綜合著來,隻要應對瞭魚情和水情,天氣不管有多熱,至少誘魚進窩,是真的不算難。
招數二、釣底和釣離底之間的轉換
夏季釣魚,到底釣底還是釣離底,其實這也是一個很有爭議的話題,這是因為夏季日照強,氣溫高,按理說中上層水溫高,魚應該多在深水區。
但是,因為夏季的氣壓比較低,水的溶氧是比較低的,水越深,水溫越低,但是溶氧就越差。
所以釣離底和釣底都是不絕對的,如果是2~3米以內的水域,釣底是比較合適的,因為這個水深,水底和中上水層的溶氧變化並不大,但是水底的水溫相對更低一些,所以釣底,魚口會更好一些。
但是超過這個水深,再選擇釣底,反而會因為溶氧較差,反而魚口會比較差,釣離底甚至釣半水,魚口反而會很不錯。
當然,這也取決於釣點附近的陰涼程度,將水深和釣點附近的日照強度結合起來,但是,釣底和釣離底的選擇,卻是直接能決定漁獲的。
第三招、重窩長守還是頻打勤打
夏季的魚口本來就很是糟糕,吸引魚群進窩的難度還是畢竟高的,所以,到底使用重窩長守,還是頻打勤打,這也是頗有爭議的。
其實,這同樣是取決於水情、魚情瞭,如果我們的目標魚是大傢夥,那麼不管是流水還是靜水,那肯定是重窩長守比較合適,如果魚情比較糟糕,補窩周期也應該長一些。
反之,如果魚情比較好,魚口頻率比較快,那麼補窩的間隔自然也應該短一些。如果我們的目標魚就是小體型的魚。
那就完全沒有必要重窩長守,使用少量的窩料,頻打勤打,不管魚口好不好,都應該這麼操作。
總結
夏釣難是一種常態,但是並非無解,隻要應對得當,釣到魚,甚至釣到大魚,也並非難事,但同時,更應該註意防暑避暑,尤其是避免熱射病,畢竟釣魚是為瞭休閑娛樂,千萬不要因此傷身,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