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過去常見的菌類美食,如今卻都很珍貴,第2種被吃成瞭“禁菜”

  • 在〈3種過去常見的菌類美食,如今卻都很珍貴,第2種被吃成瞭“禁菜”〉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 148

導讀:3種特殊的菌類美食,過去都很常見,第二種如今吃成瞭“禁菜”

要想身體好,菌湯是個寶。

在夏季的時候,怎麼能少得瞭吃各種美味的菌類呢?相信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們,都會或多或少認識幾種可以食用的菌類。

在我國可食用的菌類也是非常豐富的,有時候未必要去深山裡面,在我們的身邊就藏有不少可以食用的菌類。

今天小編給大傢介紹三種特殊的可以食用的菌類,在過去它們都是非常常見的,可如今卻變得很珍貴瞭,尤其是第二種更是被吃成瞭“禁菜”。

第一種是稻田裡才有的葛仙米。

稻田裡面也有菌類?沒錯,在南方的一些水稻田、沼澤地有時候就能看到一種像珍珠一樣的圓滾滾,且黑得透亮的東西,而它就是葛仙米,一種特殊的可以食用的菌類。

相傳葛仙米這個名字,還和東晉時期的醫學傢葛洪有很大的關系,而它的名字傳言就是葛洪取得,並且在古代還叫它“天仙米”、“天仙菜”等。

葛仙米是一種無根也無葉子的特殊菌類,它的學名叫擬球狀念珠藻,是念珠藻科擬球狀念珠藻屬的一種藻類。因為它在曬幹瞭以後,長得很像黑色的稻米,而煮熟瞭以後比米粒要更大,所以就有瞭這個名字。

葛仙米在我國的分佈也主要是集中在南方地區,其中貴州、四川、雲南、湖南、湖北等省份有少量分佈,由於它對生長環境的水質要求很高,最怕的就是農藥和化肥瞭,所以目前稻田裡非常少見瞭,也就是在一些人跡罕至的地方才有分佈。

而我國食用葛仙米的歷史非常悠久瞭,距今已經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瞭。在過去南方很多的水稻田裡就常見到它,常常是成片的在水中,漂浮在泥巴的上層。

但是以前很少人把它們當一回事,而如今葛仙米在市場上的價格卻是高得嚇人,尤其是野生的都已經能賣到千元一斤瞭。

即便是人工種植的,也至少要數百元一斤。有些人會認為這個是炒作,其實主要是因為它的產量非常低。

這種菌類對生長環境要求極高,種植它的難度很高,而且產量非常低。一般每畝稻田能收獲鮮貨100來斤,而經過幹制以後也就剩下不到十斤瞭,因而價格也就偏高。

第二種是名字和發財諧音的“發菜”。

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可能沒有聽說過“發菜”的大名,但是在三四十年前,它在國內還是名氣很大的,尤其是在南方的廣東、廣西、福建等省份,它是一種名副其實的“貴族菜”。

雖然它也是一種野菜,可是售價卻要幾十元一斤,特別是到瞭九十年代中後期的時候,更是被賣到瞭四五百元一斤。

發菜的名字中雖然帶有一個菜字,但是和我們平時所見到、吃過的很多野菜不同,它長得一點不像菜,甚至都不像植物。

因為發菜也是“發狀念珠藻”的一種藻類,它的形狀很像女性的頭發,而且顏色也是黑色的,又長又黑的。

很難想象它居然能當野菜吃,可是在民間發菜卻被稱為龍須菜,而且吃起來還非常的鮮美,在古代還是朝廷貢品,隻有皇親國戚才吃得起。

發菜在過去西北、華北等地方也是很常見的,它的生長環境很特殊,愛生長在高海拔的沙漠、幹旱和半幹旱的貧瘠土地上。像我國的內蒙古、青海、陜西、甘肅等省份過去就很多。

但是在後來發菜就成為瞭國傢一級保護植物瞭,也就是名副其實的“禁菜”瞭。這是因為隨著發菜價格的上漲,不少人都去野外采挖發菜,而給草原帶來瞭毀滅性的破壞。

因為一些人過度地采挖發菜,還有不合理的采挖,會導致草原、沙漠裡面的植物被連根拔起,這也導致草原變得光禿禿的,給生態環境造成瞭不可估量的損失。尤其是它的產量很低,往往采挖2兩發菜,就要毀壞10畝草原,由此可見其危害有多大。

為瞭保護環境,雖然發菜不是植物,但也把它列為瞭國傢一級保護植物,於是野生的發菜也就成為瞭“禁菜”。

第三種是夏季降雨後就出現的地木耳。

夏季的時候,一般下雨天後在一些草地、河壩,或者是巖石堆上,會見到一種黑黝黝的東西,它就是俗稱的“地木耳”。

對於許多農村娃來說,小時候應該都有在雨後撿地木耳的經歷。在我的傢鄉這邊,以前它是很吃香的一種野菜,很多大人和小孩子都會提著籃子去撿它。

撿回來以後需要非常耐心的一遍一遍的清洗它,別看清洗起來非常的煩人,但是吃起來卻非常的美味。

地木耳既可以用來炒雞蛋吃,也可以用它來做湯,做餡等。尤其是辣椒爆炒地木耳,更是一道非常美味的下飯菜。

別看地木耳在農村很常見,可是近些年它在城裡也成為瞭一種極品野菜,經過幹制以後的能賣到六七十元一斤。而就算是鮮貨,也要十元左右一斤。

這周六就在菜市場購買瞭一斤,因為清洗的已經很幹凈瞭,帶回傢以後焯一遍水,撈出來炒雞蛋女兒就很愛吃,還說它比木耳更美味。

但是有些人卻嫌棄地木耳太臟瞭,有些人則說它太難清洗瞭,於是就和它失之交臂瞭,實在是可惜瞭。地木耳不光是很美味,而且營養價值也很高,尤其是它的鈣和鐵的含量為最高,每100克含鈣406到3091毫克,這可是名副其實的高鈣野菜。

各位網友朋友們,以上介紹的這三種特殊的菌類美食,在過去都是較為常見的。可是如今第一種非常罕見瞭,要賣到千元一斤瞭,而第二種更是成為瞭“禁菜”很多年瞭。

至於第三種現在吃正當時,大傢下雨以後可以去草叢、小路邊,或者是河邊的堤壩找一找,應該還能發現的。特別是愛吃的朋友們,更不要錯過瞭哦!

呱呱資訊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6月19日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連結:https://www.guaguazixun.com/complex/101778.html
結婚率創10年新低,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孩子,到底損害瞭誰的利益? 綜合

結婚率創10年新低,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孩子,到底損害瞭誰的利益?

從2011年到2021年,這10年時間裡,我國的結婚率一直都在不斷下跌。資料顯示,2021年我國結婚登記總數僅為763萬對,這已經是連續第3年結婚總數跌破1000萬對。而隨著結婚率的下跌,也導致我國人...
小暑過後,高溫38度還能狂拉鯽魚,認真做好這3點,新手也能做到 綜合

小暑過後,高溫38度還能狂拉鯽魚,認真做好這3點,新手也能做到

鯽魚是一種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很強,分佈范圍極其廣泛,經常成群結隊在水中活動的淡水魚,也是因為這些特點,很多釣友都覺得連竿鯽魚輕輕松松,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由於鯽魚整體上體型偏小,所以魚口的好壞,很容...
小暑到,魚怕熱!小暑過後牢記“4釣4不釣”,照樣也能爆護 綜合

小暑到,魚怕熱!小暑過後牢記“4釣4不釣”,照樣也能爆護

俗諺講:“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這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期。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在這個時節,除瞭高溫,還時常伴有雷陣雨,南方則伴隨著大到暴雨,天是三伏天,雨水卻又不少,說一句上蒸下煮,並不過分。在...
小暑後將“入伏”,“頭伏蘿卜二伏菜”,7月就能播種蘿卜瞭嗎? 綜合

小暑後將“入伏”,“頭伏蘿卜二伏菜”,7月就能播種蘿卜瞭嗎?

導讀:小暑後將“入伏”,“頭伏蘿卜二伏菜”,7月就能播種蘿卜瞭嗎?俗話說“夏至三更入頭伏”,目前小暑節氣已經到瞭,可以明顯地感覺到酷熱難耐瞭,而在7月16日就要進入到“三伏天”瞭。正所謂“冷在三九,熱...
夏天最不願意在傢做的4件事:我心裡的TOP1是看投影儀 綜合

夏天最不願意在傢做的4件事:我心裡的TOP1是看投影儀

夏天最爽的事情是什麼?公認的是4件事:吹空調、看電視、吃西瓜、洗澡。但與之相對的,是夏天比較讓人崩潰的4件事——當然,每個人心裡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在我心裡,最不願意做的是下面這4件事。TO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