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百花姐姐
在傢裡養幾盆花,裝飾居室,愉悅心情,凈化空氣,多麼美好的一件事情。
偏偏有一些花友,把傢裡的花修煉成“精”,成為養花界的“天花板”,我隻能說“太卷瞭”。
網友看完直呼:大開眼界!
種在大缸裡的多肉
普通人養多肉,用小巧精致的花盆,甚至用拇指盆,大神養多肉,用“大缸”。
花友說,多肉是去年買來的小苗,因為長勢太快,冠幅和花盆大小不匹配,一年換瞭兩次盆,來張多肉和小朋友的合影。
現在的花盆又容不下巨大的身軀瞭,沒有合適的花盆,隻能種在大缸裡瞭。
春、秋的時候給多肉換盆,要舍得修根,去掉老化的根系,新根才有生長的空間,它們才是吸收能量的主力,盆底加上一些緩釋肥,緩慢釋放養分,提供生長的原動力。
日常養護中,光照要足,澆水要少,可以適當澆點雨水、養魚水,盆面丟幾粒緩釋肥,補充養分,長大長胖很容易。
“成精”的多肉九尾狐
很多花友紛紛跌入“多肉坑”,自有它的道理,品種繁多的多肉,各有它的美。
一位多肉賣傢曬出瞭自己的鎮店之寶——九尾狐,它的造型非常獨特,一條條毛茸茸的莖稈自然垂落下來,像神話故事中的狐仙尾巴,仙氣十足。
九尾狐喜歡光照充足且通風良好的環境,用高盆或者垂吊盆栽種;平時要控制澆水的頻率,讓盆土有個幹濕循環的過程,不容易爛根;
每兩個月給九尾狐追施一次緩釋肥,莖稈會更加粗壯、柔軟、飽滿,觀賞價值更高。
玉樹長成大花樹
玉樹有樹的“容姿”,但並不是樹,而是景天科的多肉植物,竟也有花友,把玉樹養成瞭真正的樹,還滿樹開花,讓人嘆為觀止。
在雲南大理的一戶人傢,一棵玉樹養瞭23年,個頭3米高,冠幅2米長,年年滿樹開花,是名副其實的“大花樹”。
想把玉樹養成大樹,地栽是根本,而且要在南方溫暖的地區,保證它可以安全過冬,不會凍成“冰樹”。
盆栽的玉樹,即便不能養成“巨無霸”,依然可以打理成樹的模樣:
保留一枝獨桿,把底部的葉片和側枝修剪掉,它就會逐漸地木質化;
上半部分的側枝及時打頂,促進它分生側枝,慢慢會呈現出樹的模樣。
養護過程中,要多給玉樹曬太陽,每三個月追施一次有機肥或者緩釋肥,少澆水,這樣養出來的玉樹葉片肥厚,枝幹粗壯,會有“玉樹臨風”的美感。
蘆薈老樁“胳膊粗”
據說這顆玉樹是一位奶奶養的,已經超過10年瞭,不僅個頭高大,枝幹也有胳膊那麼粗瞭。
這株蘆薈還特別愛爆“小崽”,發育出的小苗,切下來晾下切口後,扦插到花盆裡,很快就會得到一株株新的蘆薈,分發給鄰居、朋友們,大傢非常喜歡。
蘆薈對土壤的要求不高,隻要透水透氣性好即可。平時擺放在光照充足且通風良好的位置,每隔2—3個月追施一次有機肥或者緩釋顆粒肥,促進枝幹粗壯,莖節短,葉片肥厚,株型更漂亮。
文竹變身“綠簾子”
文竹氣質文雅,養在客廳、書房、辦公室,能增添書香之氣。
有人把文竹養成盆景,小巧精致;也有人把文竹養成“綠簾子”,一進門口,仿佛踏入瞭小森林一般。
文竹是具有攀爬能力的,如果不修剪,加上養護得當,它能一直向上攀爬,而長成綠簾子的關鍵,便是光照和肥水。
文竹不耐曬,不喜強光,但是也不能長時間置於陰暗的環境中。光線明亮或者散光的環境,能夠促進文竹枝條快速生長、萌發側枝,2—3個月追施一次緩釋肥,為它的生長增添活力。
三角梅“大瀑佈”
三角梅最大的特點是花期長,花量大,在南方,長成大花樹的三角梅也很常見。
而長成10多層樓高的三角梅,你見過嗎?
遠遠望去,這棵三角梅猶如一簾紫紅色的“鮮花瀑佈”從樓頂傾瀉而下,頗為壯觀,吸引無數的人前來拍照打卡。
它每年開花2次,6月開花一次,花期持續一個多月,花謝後,9月左右又會再次開花,直到秋末。
光照充足是三角梅開花的關鍵因素,進入花期後,適當控制澆水的頻率,盆土幹透後,葉片打蔫瞭再澆水,7—10天追施一次濃度為0.1%的磷酸二氫鉀或者花多多2號,就會滿頭冒花苞。
以上這幾種花,各個都是巨無霸,顏值還超高
你還見過這種“修煉成精”的花卉嗎?
歡迎在下方留下圖片
讓大傢開下眼界呢!
想瞭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註百花姐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