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或是節氣的更替,都會影響到魚情,夏至來臨,在高水溫和低溶氧的影響下,想要狂拉小魚都很難,更別說是釣上那些“身經百戰”、“狡猾萬分”的大魚瞭。
這也導致不少釣友把空軍的原因,全都歸結於水裡沒魚,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資源差雖然是影響魚獲得原因之一,並不是全部,最重要的還是多學習、多思考,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改變自己的作釣思路。
改變一——別再重窩死守
這條的主要內容就是,告訴大傢,想要提高魚獲首先要改變觀念,很多釣友認為,夏季想要釣上大魚,隻有靠打重窩+死守,這種方法甚至成為瞭夏季釣大魚的基本操作。
但是,我們要清楚,就像出去買東西一樣,其他的都不重要,合不合適才最重要,別人都在重窩死守,不代表你也要重窩死守。
重申一遍,我沒說這種作釣方法不行,如果你每次幾斤幾斤的撒窩料,能換來更多的魚獲,那麼用這種方法當然沒問題。
但如果用瞭幾次,窩料浪費瞭不少,魚簍卻依舊空空如也,那就不必苦苦堅持瞭,想明白這點後,再來說說作釣方法。
改變二——積極探索釣位
夏季釣魚找哪些位置?想必大傢的反應都是入水口、出水口,又或者是橋墩、樹木的陰影處等位置作釣。
不是說這些位置不好、不能選,但是,我們開頭說過,現在水域中活躍的大魚,幾乎都狡猾萬分,再加上所有人都在這幾個“兵傢必爭之地”作釣,一來二去、周而復始,附近的魚群會更加機敏,垂釣難度很大。
所以,我們不妨到瞭水域之後,依據水域環境和作釣魚種的特點,探索一些新的釣位。
比如說想要釣草魚,除瞭魚類本身逐溫、逐氧、逐食的特點,我們還可以根據草魚自身“逐靜”的特點,找到遠離人群、人煙稀少,偏遠一點的位置作釣。
改變三——挑選餌料味型
說到哪種餌料對魚群更有誘惑力,那無疑是蚯蚓、紅蟲等等,總之是腥香型的餌料,更能激起魚群的活躍度,但是步入夏季,如果還用腥香型餌料,那隻能是讓小雜魚們白吃白喝,基本上跟大魚無緣瞭。
綜上所述,不能難看現階段搭配餌料,要味型清香、避免霧化,我通常會將老玉米泡發、蒸熟,出鍋後滴上3毫升的垂心者利誘,在常溫環境中發酵一整天即可開餌。
這種方法簡單又快捷,十分方便。而且,垂心者利誘用料天然,非常貼近自然環境,能讓魚群放下警惕性,繼而縮短發窩時間。
不僅是和玉米粒,我還經常根據目標魚種,將紅薯粒、灰面、麥粒等材料,其他味型的垂心者利誘搭配在一起,誘魚效果都非常不錯,幾次實戰後我都發現,魚獲提升不少。
改變四——經常總結原因
最後一點,也算是這篇文章的結語,說白瞭,釣魚就是技術活兒,如果釣友們隻是一味地學習別人的釣魚理論,而不考慮自己作釣水域的基本環境,魚獲怎麼可能有好轉呢?所以,在學習的同時,一定要多加思考、因地制宜。
這篇文章,理論知識較少,主要是想跟釣友們說,平時釣到魚、爆護瞭,要總結原因,釣不到魚、空軍瞭,也要總結原因,隻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
夏季釣魚,尤其是想要釣到大魚,難度是很大,所以,不能太過死板,要及時調整作釣思路,這一招不行,再換另一招,總有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