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小國立陶宛又開始出來作妖瞭。據路透社報道,立陶宛官方禁止受到歐盟制裁的俄羅斯貨物通過立陶宛領土運往俄羅斯飛地加裡寧格勒。
對此俄羅斯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將立陶宛此舉稱為“公開的敵對行為”,並且表示俄方有權采取行動保護自身利益。
這還不算完,據臺媒報道,6月22日,立陶宛農業部政務次長吉爾卓帝斯開始率團竄訪臺灣。短短幾天時間內,立陶宛就以一己之力,連續挑釁俄羅斯和中國兩個世界大國
立陶宛反俄,這個很好理解。當年蘇聯解體就是立陶宛帶頭鬧事,獨立之後又成瞭最仇恨俄羅斯的前蘇聯加盟國之一。
俄烏沖突爆發後,立陶宛第一時間站出來譴責俄羅斯,同時還驅逐瞭4名俄羅斯外交官。
4月4日,西方國傢炮制出瞭所謂的“佈恰鎮屠殺事件”,立陶宛又宣佈驅逐俄羅斯駐立陶宛大使,並且主動降低與俄羅斯的外交關系級別。
5月10日,立陶宛議會又一致投票認定俄羅斯的軍事行動為“侵略”,同時還認定其構成瞭恐怖主義和種族滅絕。與此同時,立陶宛還是第一個徹底斬斷俄羅斯能源與電力貿易的歐盟成員。
這次立陶宛禁止俄羅斯貨物過境,明顯是其反俄行動的又一次升級。
立陶宛前幾次的動作對俄羅斯其實都沒有什麼大的影響,但他們這一次封鎖俄羅斯飛地加裡寧格勒的決定卻深深刺激瞭俄羅斯。
客觀來說,就算貨物運輸完全被切斷,加裡寧格勒的物資供應也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因為俄羅斯還可以通過空運以及海運來保證運輸不中斷。
但立陶宛的行為違反瞭2004年俄羅斯、立陶宛、歐盟簽訂的三方協議,這個協議中就包括瞭關於俄羅斯本土與加裡寧格勒之間“人員和貨物”等運輸協議。
立陶宛單方面中止應該履行的義務是對俄羅斯的正面挑釁,這是俄羅斯所不能容忍的。據悉,俄已對立陶宛下“最後通牒”,要求其改正錯誤。
如果這件事依然得不到快速且妥當地解決,俄羅斯方面很有可能會采取一些比較極端的行動,到時候倒黴的還是立陶宛。
至於派遣官員竄臺,則是立陶宛方面的又一次中國挑釁底線的行為。
無論是允許臺當局設立所謂的“代表處”,還是派遣官員竄訪臺灣地區,都是立陶宛反華行動的一部分。
立陶宛與中國之間本無仇怨,但由於最近兩年中美、中歐矛盾進一步凸顯,立陶宛就開始跳出來作妖瞭。
問題是,以一挑二,同時挑釁中俄兩個大國,立陶宛真的沒有一絲顧慮嗎?畢竟這樣的行為明顯是在損害立陶宛自己的國傢利益。
事實上,立陶宛近兩年的舉動已經不能從正常的角度來分析瞭。立陶宛與俄羅斯之間有著數百年的仇怨,這個毋庸諱言。
但他與中國歷史上沒有什麼交集,現實中也沒什麼矛盾,為什麼要刻意去招惹中國呢?答案是,這正是現階段小國的生存之道。
立陶宛是一個東歐小國,面積小,人口少,實力弱。與此同時,立陶宛的地理位置也不怎麼重要,不可能像新加坡那樣在各大勢力之間搞平衡,那麼就隻剩下瞭一條路——一邊倒。
對立陶宛而言,俄羅斯是世仇,自然不能依賴,隻有投入美國和北約的懷抱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這便是立陶宛敢於一再挑釁俄羅斯的根本原因。
而反華,則是立陶宛的一種蹭熱度的行為。中立兩國相距太遙遠,想找茬都找不到,但最近兩年中美、中歐關系迅速惡化,讓立陶宛發現瞭一個向美國表忠心的機會。
在立陶宛政客們看來,罵中國越兇,美國就會對他越看重,自己也就越安全。既然臺海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那麼炒作這個問題,引起外界註意就成瞭他們的主要任務。
至於與中國之間的經貿關系,他們認為自己有歐盟市場,就不太在乎中國,於是選擇放開手腳在臺灣問題上采取各種挑釁行動。
在未來幾年內,西方國傢與其他國傢的新冷戰已經不可避免,而立陶宛這種小國可回旋的餘地也越來越小,或許不得不全面投向西方陣營。
因此在未來的日子裡,人們將看到立陶宛對中國和俄羅斯展開更多的造謠中傷。而這其實是小國的悲哀,盡管立陶宛主動遞上“投名狀”,也依然難從美國那裡得到更多的東西。
因為無論是中國還是俄羅斯,隻要與美國發生沖突,都將是一場足以撼動世界格局的劇烈爭端。在這樣的棋局中,立陶宛無論做什麼,“炮灰”的命運都是註定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