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傢好!有任何觀賞魚飼養問題,可直接全網搜索養魚老道及關鍵詞,讓我們輕輕松松養水、快快樂樂養魚。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說道,水溫高養魚並不可怕,也沒有必要太過擔心。
但是,這不代表如果水溫持續過高,再加上其他一些細節不註意,它就不會不死魚。
如果我們的觀賞魚出現以下征兆,那可要註意瞭,極有可能一死一缸魚。
一、觀賞魚嚴重缺氧、很費力的在水面呼吸
關於觀賞魚的缺氧征兆,有輕微的有嚴重的,還有並不算太過嚴重但也不是很輕微的。
比如說觀賞魚全部上浮到魚缸的水面,集體在那裡張著嘴巴大口呼吸,這就已經是很嚴重的問題瞭。
這個時候,如果持續的時間過長,觀賞魚的各個器官都會受到損傷,然後,如果我們再不去註意,不去采取一定的措施,那麼,有可能就會全軍覆滅。
還有就是後半夜,如果聽到魚缸裡的觀賞魚有啪啪的水面呼吸聲,早上起來再看,並無什麼異樣,可能隻是輕微缺氧,這種情況也應該引起註意瞭。
假設後半夜的氣壓很低,就有可能出現集體悶缸的情況。
二、觀賞魚水體中毒,有氣無力飄在水面
如果魚缸內植物過密、藻類過多,或者長期不換水、不清洗過濾棉,水溫持續超高,有可能導致觀賞魚水體中毒或者爛鰓。
比如說觀賞魚雖然漂浮在水面,但是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它們已經是有氣無力地飄在那裡瞭。
已經沒有什麼力量可以支撐它們在水面上大口呼吸,也就是說,連喘氣的勁都沒有瞭,可能魚鰓都爛瞭。
這種情況下,持續不瞭幾天,可能整缸魚都會接二連三地死掉。
甚至於有的魚體已經開始發黑,或者身體或者尾巴、或者鰓蓋,出現瞭大量的黑斑,都有可能是水體中毒、魚體過弱的現象。
死魚的問題幾乎是在所難免的。
三、小容器養魚或者魚苗,小心再小心
還有就是,近期不少魚友反應,由於水溫升高,本來狀態很好的小魚苗開始出現瞭異常,先是大量針尾或者尾巴、身體腐爛,之後大量死亡。
盡管有某些魚友對於孔雀魚苗的針尾做過解釋,就是三代蟲的問題,但如果不是水溫不恒定、水溫超高、水質腐敗、魚體過弱,這個問題也不會出現。
所以說,小容器飼養魚苗,一定要註意飼養密度、投喂量、水溫和水質。
一個一米的魚缸和一個小玻璃缸或者飲料瓶養魚,如果室內溫度33度或者更高,大魚缸還可以保證在二十八九度或者三十度。
小容器根本就保證不瞭。
如果再見點陽光的話,小容器內的水溫可能會迅速攀升到40度以上,這缸小魚苗就很快就全部報廢瞭。
包括使用過小的容器飼養觀賞魚,草金魚、小斑馬、小孔雀或者鬥魚等,都要小心。
上述這些問題,都是源於高溫、高密度、水質酸化等因素,從而導致觀賞魚的大批量死亡,我們一定要註意觀察。
包括瞭某些魚友的底濾倉,這個季節打開後,一股撲鼻的魚腥味和腐爛味道迎面而來,這都是因為水溫過高、長期不換水,管理不當的緣故,試想一下,這樣的水質,觀賞魚能不患病?
這裡是呱呱資訊,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