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傢好!有任何觀賞魚飼養問題,可直接全網搜索養魚老道及關鍵詞,讓我們輕輕松松養水、快快樂樂養魚。
發現很多魚友養個魚,總是怕這怕那,一年365天,幾乎天天都在擔驚受怕中度過。
冬天、春天水溫低瞭,怕觀賞魚患上白點水黴病,夏季水溫高瞭,又怕觀賞魚缺氧或者腐爛病,那還養魚幹嗎呢?
本來是個非常休閑的活,卻變成瞭自己甩不掉的麻煩。
除非是剛買的觀賞魚,對於已經養熟的魚,夏季的毛病並不多
如果是剛買的魚,特別是遠途高溫而來的,咱就不多說瞭吧,因為說瞭也沒用,死在打包袋裡的魚,它也不在少數。
那麼,如果不是在這個季節購買的觀賞魚,從冬季一路飼養過來的,我們也不必太害怕。
之前觀賞魚該得的那些毛病,或者說該死的、體質差的,可能它們早就拜拜瞭。
剩下來的應該是一批精英瞭,就算稍微經歷些高溫環境,問題也不是很大。
通風換氣、適度爆氧、註意密度、勤換水
夏季養魚就是這幾條,第一就是要適度的通風換氣,可以加大水流量,以便水體快速流動和蒸發,置換高溫水體,增加水體中的溶氧量。
再就是適度打氧,夏季養魚,氧氣泵要常備,有備無患。
道理和加大水流一樣,這些都是要我們根據魚缸的水質和觀賞魚的反應,適度增大,而不是無限量增大。
換水頻率也是同樣的道理。
困水可以室內晾置,不必在太陽下暴曬瞭,否則容易長綠藻或者曬出來一瓶子綠水,尤其是困水容器過小,光照很強烈。
要加大換水頻率和換水量,最好水溫能夠適度低於魚缸的水溫一兩度。
比如說,魚缸的水溫已經達到瞭32度及以上。
如果在投喂量和飼養密度上再適當註意一些,那麼,觀賞魚患病的概率就會大大地降低,甚至於,根本不會患病,尤其是室內養魚,而不是在室外的小水體。
很多魚友總是在擔心高溫的問題,怎麼說呢?
大部分觀賞魚根本就不怕高溫,除瞭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一些特殊品種以外。
觀賞魚最怕的不是高溫,而是密度和水質
因為即使水溫再高,可能也不會過度持久,一天之內總是有高有低的,室內養魚想要24小時水溫一直保持在32度以上,這種可能性並不大。
就算是有這種可能性,我們也可以通過換水、爆氧、減密、停食等方式解決。
晌午溫度太高的時候,需要我們通通風、吹吹風,爆爆氧,其他時間可以自行安排決定。
而觀賞魚最害怕的,就是水體嚴重缺氧或者水質嚴重敗壞,這才是最嚴重的問題。
所以說,在管理操作上和飼養密度上,一定要謹慎,如果一個缸內的觀賞魚飼養密度過大,隻能考慮分缸飼養瞭。
還有就是,我們要學會觀察觀賞魚的反應。
近期有些魚友,魚缸的水溫隻有30度,缸內的觀賞魚並無任何不良反應,各種問題就來瞭,高溫瞭,我的觀賞魚要患病瞭,怎麼辦,怎麼辦?
我就奇怪瞭,我們怎麼知道它就一定會患病呢?
它還能怎麼辦?把魚缸和魚,一起放冰箱裡,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平時不註意飼養密度,飼養容器過小,到瞭夏季著急瞭?小魚缸可以找陰涼處放置啊,非要放陽臺上,讓那個陽光直射嗎?辦法都是自己想的,觀賞魚也沒有我們想得那麼脆弱。
這裡是呱呱資訊,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