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可能想不到,美國為瞭打壓、圍堵中國,竟然把他們當成瞭拉攏的目標。不過諷刺的是,美國這回的計謀並未得逞。
他們軟硬兼施,欲以強權逼迫尼政府妥協,但沒想到天意不可欺、民心不可違。
此前他們脅迫尼泊爾政府簽署瞭MCC協議,想從經濟上加強對尼泊爾的控制,在當時就引起瞭尼泊爾尼眾的反對和質疑。
而近日傳出美國要讓尼泊爾政府簽訂的SPP計劃草案,這無疑又在尼泊爾民間引發瞭軒然大波。
如果說對於MCC協議,尼泊爾國內尚存支持的聲音,那麼對於這次的SPP計劃,尼泊爾則幾乎是一邊倒的反對。
看到朝野排山倒海的反對之聲,尼泊爾內閣開會達成瞭一致意見,不同意在其國內推進SPP,美國欲通過SPP在尼泊爾建軍事基地的計劃再次“夭折”。
其實尼泊爾的舉動再清楚不過地表明瞭自己的立場,那就是他們不願意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不願意淪為美地緣政治的戰場。
簽署MCC
這裡說到的“SPP”,其實就是“State Partnership Program”(州合作夥伴計劃),最早啟動於上世紀90年代。原本就是在蘇聯解體後,美國用“協助”和“改革”的辦法,“幫助”相關國傢在軍事方面提升的計劃。
但眾所周知,天底下哪有什麼免費的午餐,尤其是與美國合作,那更是無異於“與虎謀皮”。
美國其實就是想通過推進SPP框架下的軍事合作,讓一些國傢徹底打消對美國的戒備心理,淡化美方的軍事意圖,讓相關國傢更願意加入到美國所謂的“合作夥伴計劃”中去。
而他們如今挑中尼泊爾,明擺著是想借此算計中國,重新塑造中國周邊環境
按照此前美國打的如意算盤,就是讓猶他州與尼泊爾建立起所謂的合作夥伴關系。
最初美國開出的條件,確實讓尼泊爾很眼熱,美國既可以派國民警衛隊駐紮,又可以通過聯合訓練等方式對尼泊爾軍隊進行軍事實訓,同時還會為尼泊爾提供5億美元的捐贈。
這些條件對於尼泊爾這樣一個小國來說實在是誘惑力太大,為此尼泊爾曾分別在2015年和2017年兩次向美國遞交申請。
其實如果尼泊爾真的簽署這份草案,那就相當於被美國綁上瞭“反華”戰車,同意加入到美國主導的所謂“印太戰略”,成為美國圍堵、遏制中國的一枚棋子。
懂得都懂,如果尼泊爾不是與中國邊境地區接壤,就根本不會引起美國的註意,美國隻不過是想在這裡建軍事基地,從而達到威懾中國的目的而已。
隻是這項原本屬於機密的SPP協議草案,忽然被人放到瞭網上,而這一下就讓尼泊爾人炸瞭鍋。要知道尼泊爾可是奉行“不結盟”的國傢,SPP明顯違背尼泊爾的國策。
所幸的是,尼泊爾還沒有愚蠢到跟著美國一條道走到黑,在關鍵時刻總算是清醒瞭過來,及時踩住瞭剎車。
因為國內民眾的集體反對,尼泊爾政府以有損國傢利益為由向美國發出外交告知書,明確表示尼政府不會推進SPP,美對尼泊爾的軍事滲透,也就隨之宣告破產。
因為尼泊爾的變臉,美國的企圖最終沒有得逞,但由此不難看出,美國這些年來一直在披著各種各樣的外衣與中國周邊的國傢談合作,最終目的就是對中國形成一個完整的“包圍圈”。
為此,他們不惜拋出一個又一個充滿軍事色彩的“交流計劃”,此次提及的SPP就是典型例子。
不過與美國聯手日韓澳等國,在中國周邊搞所謂的“小北約”不同的是,美國搞的SPP之類的計劃具有更強的隱蔽性。
因為他強調的更多的是增強合作國的軍事救災能力,但事實上這隻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的伎倆而已。
除瞭尼泊爾以外,美國在中國周邊各個方向上都在處心積慮地謀篇佈局。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自私自利的本性逐漸暴露,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國傢反對美國的指手劃腳,對美國提出的駐軍明確予以拒絕。
此前在撤離阿富汗的背景下,美國急需在中亞5國駐軍顯示存在感,此前拜登政府就表達瞭要在中亞建立軍事基地的想法,但這直接遭到瞭吉爾吉斯坦等中國鄰國的齊聲反對。
碰瞭一鼻子灰的美國總有一天會發現,想通過挑撥離間、駐紮軍隊等方式牟利註定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