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沖突的大背景下,美俄之間的對抗在目前變得越來越明顯和激烈,很多人們此前想不到的事情,正在一樁樁的上演。近日美俄博弈又再次加碼。
相信大傢都知道,前不久俄外交官遭到瞭白宮的驅逐,勒令他們在本月底離開美國。正是因此,俄羅斯飛機準備入境接人,但這卻遭到瞭美國政府的無理阻攔。
給俄外交官下“最後通牒”的是美國,不讓俄客機接人的也是美國,很顯然,美國就是在故意刁難俄羅斯,而俄羅斯也不準備忍氣吞聲。
俄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表示,俄方將采取包括不對等舉措在內的反制措施。可以預見,接下來美俄之間或許會上演一場“人質外交”。
在當今國際社會法則中,外交官是國與國之間進行溝通必不可少的橋梁,然而近年來美俄對抗乃至俄羅斯與英國等西方國傢的對抗,屢屢上演互相驅逐外交官的風波。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談及此事時,有兩個用詞值得關註。第一個詞就是“惡意”,莫斯科認為美國這是又一次不加掩飾地向俄羅斯釋放“惡意”。
第二個詞就是“可悲”,認為通過此事可以斷定,當前美俄關系相當的“可悲”。
戰鬥民族當然不能忍受這樣的奇恥大辱,接下來莫斯科會有什麼動作尚無法判斷,但相關的反制措施一定已經“在路上”。因此我們還應該註意到三點問題。
首先,美式“雙標”再一次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美國既然已經下達驅逐俄羅斯的外交官,那就應該讓俄羅斯派飛機將這些外交工作人員及傢屬接回,然而這次美國的舉動又一次出人意料,竟然拒絕俄羅斯主管機構派出的專機入境。
即便從最基本的人道主義立場來考慮,美國的理由都說不通。而且美國似乎忘記瞭,俄羅斯有外交官留在美國,美國也同樣有外交人員留在俄羅斯。
如果惹惱瞭俄羅斯,他們到時候來個“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那麼受苦的還不是美國的那些外交官?
除以牙還牙外,俄羅斯或許還會從空間站入手,讓上面的那些美國人“自行離開”。
當然,如果莫斯科采取這樣的“對等反制”,可能美國就會立馬公開聲討,指責莫斯科“慘無人道”,或者更加坐實俄羅斯“邪惡帝國”的稱號。
到時候千萬不要覺得奇怪,這正是貨真價實、如假包換的美式“雙標”。
其次,就是俄羅斯的“反制”力度之大,或許將超出人們的想像。
莫斯科這次的憤怒可想而知,他們認為拜登政府自相矛盾的舉動完全是在蓄意破壞兩國關系,雖然兩國關系已經惡化,但最起碼還沒有到“斷交”那一步。
俄羅斯此前曾表示,他們並不會關閉雙方的交流渠道。隻是在這個時候,美國搞出這麼一檔子事,明顯是要把事情搞砸,和俄羅斯徹底“劃清界限”。
紮哈羅娃表示俄羅斯將實施反制,並且會采取不對等的措施,這就足以說明俄羅斯絕對不會輕易放過美國。
他們既然說到瞭“不對等”,那麼就不是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腳這麼簡單瞭,就是不知道美駐俄的外交官們在聽瞭紮哈羅娃的話後會不會瑟瑟發抖。
最後,就是美俄對抗“升級”對世界的破壞和影響,也許沒有人能夠承受。
俄烏沖突已經有可能發展成二戰結束以來最大的一場戰爭,再加上當前全世界所經受的最嚴重的疫情,這些都會讓各國接下來的發展面臨更大的困難,為世界恢復和平蒙上陰影。
特別是近日俄烏沖突已經有向他國發展和蔓延的趨勢,而出現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傢在持續挑釁俄羅斯,拉周邊原本保持中立的國傢入局。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聯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已經對美國撂下狠話,表示想要談判,美國就先自己跑過來或者爬過來求對話。
不難發現,美俄矛盾已經發展到瞭難以調和的地步,而一旦美俄沖突持續升級,或者是美國攛掇烏克蘭危機持續擴大,那沒準就會成為一個更大的危機,從而改變世界格局。
這一系列問題可能造成的後果已經遠遠超過瞭人們的想象,現在全球多國正在經歷的糧食危機,經濟危機以及石油、天然氣能源的短缺,或許隻是一個開始罷瞭。
當然,這也不是沒有解決辦法,隻要俄烏心平氣和的談判,停止沖突,美國不再慫恿烏克蘭反俄,也不再通過各種渠道圍堵俄羅斯,那麼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隻是這樣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大傢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