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商場去,告訴售貨員:“我想買一臺空調。”售貨員必然會問你:“多大的房間使用?”你報出房間面積,售貨員立刻就能給你一個空調規格:1匹、1.5匹、2匹等等。
在空調售貨員的崗前培訓中,會讓她們記住一個房間面積和空調規格的對應關系,大概就是下面這個表格中的內容▼
倒回幾年前,這套對應關系的有效率非常高。但今天的戶型、房間千奇百怪,單純按照對應關系,可能有將近一半的幾率,會導致你把相應型號的空調買回傢後,發現並沒有那麼好用。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問題:除瞭面積以外,還有三種因素,會影響到空調的大小選擇。
【因素1】保溫
我們都知道,開空調的時候要關門關窗。這就是為瞭增加房間的保溫性:空調在制冷,房間在吸熱。如果制冷速度不如吸熱速度快,那空調再怎麼制冷,房間裡的溫度都降不下來。
空調的大小,決定瞭制冷速度;房間的保溫性,決定瞭吸熱速度。
什麼樣的房間,保溫性會比較差呢?一般是下面這三類——
1.頂樓或者一樓,它的樓上或者樓下沒有住戶,環境比較惡劣。
2.西曬,特別是西曬的窗戶。夕陽溫度最高,會在每天下午五點左右讓房間迅速升溫。
3.連通著陽臺,且沒有陽臺門的房間。陽臺窗戶多、保溫差,如果沒有陽臺門,會導致房間裡的保溫效果大大下降。
【因素2】開放性
有的房間比較開放,比如辦公室,可能隻有10平米,但是常年不關門。再比如我們傢裡的客廳,往往連著走廊等多個空間。
在考慮房間面積的時候,我們是不會考慮連通空間的。像前面說的辦公室,我們就隻說“10平米的房間”,不會考慮打開門以後門外還有多少平米。客廳,也僅僅是考慮客廳那一小片面積,走廊面積我們是不計算的。
此時如果按照房間面積和空調大小的對應關系選擇空調,就很可能會選小瞭。
怎麼判斷一個房間屬於大面積房間,還是開放性房間呢?主要看這個房間裡有沒有窄小的通過口——
比如上面這張戶型圖,註意看客廳部分。客廳和餐廳是連在一起的,中間沒有任何阻攔,所以在選擇空調時,餐廳面積也要算在客廳裡。
在客廳以外,還有門廳和過道。通往這兩個空間的過道寬度很窄,所以過道部分的面積就不必再算瞭,把這個客廳(餐廳)看做一個開放性的大房間就行瞭。
【因素3】制熱需求
空調能制冷也能制熱,原理都一樣。但用過空調制熱的人都知道,空調制熱的能力,比制冷要差很多。
這是因為,空調是熱量的搬運工。空調制冷時,把室內的熱量搬運到室外。夏天天氣熱呀,室內的熱量有很多,隨便搬運就行瞭。
空調制熱時,把室外的熱量搬運到室內。想一想,室外冷呀,本身就沒有多少熱量,搬運起來自然就比較麻煩瞭。
這個時候,就需要更多的搬運工——更快速的制熱速度,也就是更大型號的空調才行。
當然,隻有完全依靠空調取暖的人才需要考慮這一點。如果僅僅是偶爾開一次制熱,是不需要考慮的。
【總結】遇到這三種因素怎麼辦?
好瞭,我們現在知道瞭影響空調大小選擇的三種因素瞭。那如果我們遇到瞭上面所說的三種因素(其中的一兩種或者全部),又該怎麼辦呢?
答案是選大一號的,在此之前,我們再回顧一下房間面積與空調大小之間的關系:
比如我現在有一間15㎡的臥室,按照上面的表格,我們可以選擇1匹或者1.5匹的空調。如果沒有上面三種因素,那選擇1匹空調就夠瞭。
如果遇到瞭其中的1種或者兩種,則要選擇偏大一點的——1.5匹空調,才能正常使用。
如果三種因素同時出現瞭,則需要再向上一級,選擇2匹的空調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