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到中度老齡化社會。一邊是,老年人口越來越多,截止2021年底,國內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67億。而另一邊是,年輕人口越來越少。自從我國在2016年放開瞭二胎政策之後,當年出生人口達1883萬人,到瞭2021年出生人口卻跌至1063萬人。據權威機構預測,在“十四五”期間,國內人口很可能出現負增長。
而導致我國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的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高房價的問題。像北上深等一線城市的房價高達6-7萬/平米,二三線城市的房價也超過瞭2-3萬/平米,即使是四五線城市的房價也達到瞭1萬多/平米。買上一套房子至少要上百萬。在高房價之下,年輕人自然是不願望“生孩子”瞭。
第二,養娃的成本過高。過去的人養孩子,隻要吃飽穿暖就可以瞭。而現在除瞭要給孩子吃穿用都是最好的之外,還要花較大的精力和物力來培養孩子。孩子剛上幼兒園就要報名各種輔導班,孩子上中小學就要請傢教或上課名輔導班,而上大學的費用每年也要好幾萬。
相關數據顯示,幼兒、小學、中學、大學四大項教育開支合計總成本大約在75.8萬元到199.1萬元之間。這對於普通傢庭來說,養娃的成本實在太高瞭。所以,普通傢庭能生養一個孩子就算不錯瞭,不可能再生養二胎或三胎瞭。
第三,現在的職場對於育齡女性並不友好。在招聘時,企業都會詢問女職員短期內是否準備生孩子?企業通常不會招聘準備生育的女性職工。此外,一些女職工在生完瞭一胎之後,就趕快就要上班,生怕自己的工作被其他人搶走。對於職場的女性來說,能生育一胎就不錯瞭,如果生育多胎,就隻能離職照顧傢庭,職業生涯就此結束瞭。
為瞭鼓勵現在年輕人多生孩子,目前國內已有20多個城市發生瞭鼓勵生育的政策,主要分成以下3個方面:①一些省份大幅延長產假,比如陜西產假和育兒假等各種假期加起來,最長能夠達到350天以上;
②對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傢庭發放補貼。像四川的攀技花對於二孩、三孩傢庭每孩每月都發放500元的補貼;③部分城市給予生育二孩、三孩傢庭一定購房補貼。比如一次性可獲得幾萬元的購房補貼等。
盡管國內一些省份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年輕人“生孩子”,但不少年輕人父母表示,自己並不會因為延長產假而多生孩子的,即使是政府給年輕父母延長產假,但用人單位恐怕也會不樂意。此外,有些城市房價動輒幾百萬,即使給予生育二孩、三孩傢庭以幾萬元的購房補貼,也是杯水車薪,也起不到什麼實際效果。
對此,經濟學傢馬光遠則表示:應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之中,同時,對生孩子的住院費用要實行全部報銷等,最終應在住房、醫療、教育等各個關節都打通,從根源上消除大傢對於生育的擔憂,這樣我國的生育率下降趨勢就會得到逆轉。而馬光遠的建議也受到瞭年輕父母的一致好評,這正好戳中瞭年輕父母不願意“生孩子”的痛點之上。
而我們則認為,要想國內生育率下行趨勢得到根本反轉,恐怕需要社會、政府、傢庭這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行。對於社會來說,應該營造一個鼓勵生育的氛圍,用人單位應該放下對育齡女職工的歧視。同時,政府應該搬開壓在年輕父母身上的住房、醫療、教育等三座大山,這需要付出較大的決心,並且還要讓渡一部分利益。隻有這樣國內新生兒的數量才會得到反彈甚至出現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