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俗稱花蚊子,個頭不大毒性強,白天也出來咬人,它為何如此兇猛?
夏天到瞭,最煩人的除瞭高溫、悶熱的天氣以外,還有一種小昆蟲也讓人非常的苦惱。
那就是蚊子。隻要天黑以後,它們就成群結隊出來活動瞭,哪裡人多它們就往哪裡去。尤其是在快天亮的時候,這些煩人的蚊子總在腦袋附近飛來飛去,嗡嗡嗡的聲音讓人難以入眠。
而在近些年還出現瞭一種蚊子,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它不光是晚上會出來活動,而且大白天也會出來禍害人。並且相比於傳統的蚊子,這種蚊子的個頭更小一些,但是毒性更強,並且還是見人就咬,哪怕你穿著衣服依然能叮咬你。
這種蚊子在民間俗稱為花蚊子,是一種可怕的入侵物種,目前在南方很多地方都已經泛濫瞭,導致人都不能正常的乘涼瞭。那你對它瞭解嗎?為何它如此的可怕呢?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①花蚊子的學名叫白紋伊蚊
蚊子是在全球范圍都有分不到 一種昆蟲,並且它們的種類眾多,迄今為止已經知道的蚊子種類多達3000餘種。
自古以來,蚊子都是不招人喜愛的一種昆蟲,因為它不光是會吸食我們人畜的血液,影響我們的休息和生活,同時還會傳播一些疾病。
所以對於蚊子,都是想方設法把它鏟除掉,在新中國成立後不久,我國就掀起瞭轟轟烈烈的“除四害”運動,而蚊子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你觀察仔細的話,就會發現在之前是沒有花蚊子的,也就是最近幾十年才出現瞭這種蚊子。
之所以叫它花蚊子,是因為這種蚊子和過去的蚊子相比,它們的身上會有很多的花斑。比如這種蚊子的翅膀上、足上都有白色的類似斑馬身上的斑點一樣,看起來要更為顯眼。
筆者曾仔細觀察過,傳統的蚊子雖然也咬人,一般都是在天黑瞭以後才出來。而花蚊子則不一樣,有時候在中午的時候也出來。當你在午睡的時候,它們就給你叮咬幾下。
而且傳統的蚊子飛到人的身上,一般都是停留在身上會過一會兒才咬人。可是花蚊子則不一樣瞭,它們是見人就咬,飛到身上就狠狠的咬一口。
別看它們的個頭小一些,可是因為這種蚊子非常的兇猛,毒性卻很大,所以隻要被它咬一口,不僅又痛又癢,一抓就會長一個“大包”,因此花蚊子也被稱之為“亞洲虎蚊”。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花蚊子並不是我國本土的蚊子,在之前都是沒有這種蚊子的。它的學名叫白紋伊蚊,是起源於亞洲的一種蚊子,但是最初的時候主要是分佈在東南亞地區的一些叢林中。
後來才陸續傳入到其他的國傢和地區,目前已經在70多個國傢地區均有發現花蚊子瞭,而我國最早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已經有花蚊子入侵瞭,如今已經有50多年瞭,目前在南方多個地區都已經泛濫瞭。
②花蚊子的危害有哪些?
前面也說瞭,花蚊子個頭雖然較我國本土的蚊子小一些,但是攻擊性更強,毒性也要強得多。這種蚊子的危害可不小,它不光是會叮咬人畜,嚴重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同時最可怕的是它們還是病毒傳播的媒介,會傳播多種的病原體。
蚊子之所以討人厭,可不僅僅是它們會像吸血鬼一樣吸人畜的血液,讓我們無法正常的睡眠,最大的危害就是它們還會傳播病毒和疾病。
有實驗數據證實瞭,花蚊子是登革熱的第二大媒介,僅次於埃及伊蚊,而且它們身上還會攜帶、傳播7種甲病毒、8種佈尼亞病毒。同時花蚊子還能傳播3種黃病毒給人,並能過經卵傳播登革熱和上述3種黃病毒。
③花蚊子為何難以防治?
從上世紀70年代在我國發現有花蚊子的蹤跡,在短短50多年的時間,目前這種蚊子幾乎已經遍佈我國瞭,不光是在溫暖的南方地區很常見,北至沈陽、大連,西至隴縣和寶雞,西南至西藏,如今都有這種蚊子分佈瞭。
而它之所以難以被防治,其中一來是它們的生長環境比較的惡劣,這種蚊子愛在一些偏潮濕、有雨水的環境生長和繁殖。尤其是在農村房前屋後的一些水溝、水缸、水盆等等有水的環境繁殖,藏匿在其中難以被發現。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這種蚊子的繁殖能力非常強,這種蚊子在溫度越高,產卵量就越多,並且一隻雌蚊產卵數可多達300-400粒不等,而所產的卵快則一天孵化出來瞭,慢的也就是三四天就孵化出來瞭。
隻要有水的地方就能產卵,包括瞭傢庭容器水壺、缸、罐、泡菜壇等,而野外環境中石穴、巖洞、水泥池、水泥槽等都是它們繁殖的場所。而產卵以後就能快速孵化出來,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這種蚊子非常難以防治,在國內各地的數量也是越來越多。
如何防治花蚊子?
既然已經知道瞭花蚊子喜歡在偏潮濕,有水的地方繁殖,所以要想防止它們,也可以從這些方面入手,就是要把房子周邊、院子裡的衛生搞好,清除掉各種雜草,並且要把一些容易積水的水溝、瓶瓶罐罐清理掉,不給它們繁殖的機會。
同時還要做好防蚊的工作,比如在傢裡的門窗安裝上紗窗,這樣蚊子就無法進入到室內瞭。
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近些年科學傢還嘗試用生物絕育和細菌的菌株來消滅花蚊子。前者是通過把不育的雄蚊釋放到自然環境中,它們和正常的雌蚊交配後卻不能繁殖後代,這樣就能起到控制蚊子種群數量的作用。而後面一種方法就相當於給蚊子進行瞭“計劃生育”。
目前這兩種方法都是取得瞭不錯的成效,在廣州的兩座島嶼上先後進行瞭實驗,其中這兩個島嶼上的97%居民已幾乎沒有見過蚊子,並且成年雌性的數量下降瞭83%。如果該技術在更多的地方推廣,相信在不久以後夏季野外也能很少見到蚊子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