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經進入到老齡化社會,截止2021年底,國內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2.67億人,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就高達1.9億人。據專傢預測,到2025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超過3億人。正是因為,國內老年人口越來越多,所以,我國國傢除瞭每年給老年人漲工資之外,很多城市還給老人免費乘坐公交車的福利,以減輕老年人的出行成本。
而面對 “老人免費乘公交車”的這項政策,很多年輕人表示反對,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很多老人喜歡在上下班高峰時段乘坐公交車出行,這樣老年人乘坐公交車人數一多,造成瞭公交車內非常擁擠。一些年輕人隻好再等下一班公交車,這就很容易導致上班遲到,被扣工資的事情發生。
另一個是,在獲得“免費乘坐公交車”的福利之後,不少老人買個菜或上個公園都要坐公交車,老人頻繁地乘坐公交車,這也給公交車的正常運營帶來更大壓力。此外,有些老人上瞭公交車後,就一直站在年輕人前面,年輕人究竟是讓座還是不讓?如果讓座的話,年輕人覺得工作很累,想再坐一會兒。而如果不讓,又覺得老人一直在眼前晃動,實在有些不好意思。
對此,一些城市對老人免費乘坐公交車進行瞭調整,有的城市規定在高峰時段老人乘坐公交車要收費,非高峰時段則可以免費出行,這樣可以將老年人和年輕人的出行時間錯開。還有的城市決定對老人乘坐公交車采取的是半價優惠的政策,這樣可以減輕公交車運營的壓力。
而上海市則已經取消瞭老人免費乘坐公交,換成對年滿65歲以上的老人實行現金補貼的政策。上海市對65歲以上老人出行實行現金補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首先,65歲以上老人退休時間相對較早,退休收入比較低,實行現金補貼政策,這樣可以減輕他們在出行方面的支出壓力。
再者,給65歲以上老人發放出行補貼,而不是實行免費乘坐公交車,這就迫使一些老人減少乘坐公交車的次數。有些人買菜或逛公園為瞭省錢,就選擇走過去瞭。而適當的陡步行走,對老人的身體健康也更為有利。
本來國傢出臺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車”的政策,對於老年人來說,出行也更加方便瞭。不過,萬事都有利有弊,很多老人選擇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時段擠公交,這也給上班族和公交運營帶來壓力。對此,很多城市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瞭不同的應對措施。
而上海市就采取新的建議,把“免費乘坐公交車”改為對65歲以上老人實行出行補貼。這樣既可以降低老人頻繁乘坐公交車的次數,也可以錯開高峰時段,老人與年輕人一起擠公交的壓力。相信將來會有更多的城市會對老年人實行出行補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