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過後,就進入到真正的盛夏階段,此時不僅氣溫高,天氣也會變得悶熱。而在這樣的高溫天氣影響下,水溫、溶氧情況、水中生物等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而這樣的改變也會對魚情有著深遠的影響。
而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導致不少釣友經常在作釣水域邊苦守一天,但卻經常空手而歸。
其實夏季的魚情雖然有變,但卻很容易找尋其中的規律。而夏季出去作釣,隻有將時間段和天氣結合在一起,找準“魚群”吃飯的時間,漁獲才會有保證。
一、從天氣的角度來看
上面的內容主要指的是晴天,但除瞭高溫天,夏季也多是下雨天,這時就需要根據天氣,需要結合降水量來決定出釣時間。
1、蒙蒙小雨
如果碰到持續的小雨天,就一定要抓住機會,因為在夏季,小雨天無疑是最適合出釣的天氣,也是最為容易爆護的天氣。
因為持續的降雨可以改善水溫,提升溶氧,幾乎全天都有口,一天的魚口也會變得非常好,全天可釣。
另外岸邊的嘈雜聲也會被雨聲掩蓋,光線弱,拋竿提竿時,不容易驚擾到魚群。
2、大雨過後
夏季的降水量一般都比較大,主要就是中到暴雨,而過大的降水量,人的視線受阻,拋竿、看漂都會受到影響,魚兒更容易受到驚嚇,另外岸邊會變得很滑,非常危險。
如果大雨持續時間長,那麼可以等雨停之後的一兩天出去作釣,最好選擇下遊的被淹沒的草地,裡邊經常會有魚群聚集覓食。如果下大雨時間較短,也可以雨停後就出門,到上遊的淺水區作釣。
二、從大范圍的時間來看
進入到夏季,最為常見的就是高溫天,陽光毒辣,夏季釣魚講究“釣早晚不釣午時”,因為在午時階段前後,尤其是中午12點到下午4點左右,這段時間的氣溫是一天之中的最高值。
此時的魚兒基本不會在淺水區域活動覓食,而是躲進涼爽的深水區,幾乎不怎麼開口覓食,所以,盛夏階段要選擇早晚作釣。
1、凌晨階段
一般從凌晨4點開始,天還處於蒙蒙亮的狀態,此時氣溫較低,水生植物也逐漸開始活動,此時的水溫低,溶氧變得充足,食物也會變得豐富,所以此時非常有利於作釣。
早上出門一定要趁早,因為到水邊,還有準備工作需要做,如果前一天沒有提前打窩,還需要打窩,發窩也是需要時間的。
此時作釣可以選擇釣寬變窄、洄灣處、鏵尖等位置,這些都是經典的魚道。
2、晚上階段
晚上階段分2個階段,主要是傍晚階段和深夜的前半夜。
1、下午5點到8點:此時的太陽處於慢慢的落山狀態,雖然光線健在,但此時的水溫變得逐漸涼爽,溶氧也會變得充足,此時的魚兒經過短暫的適應,也會紛紛從深水區向淺水區轉移,進入到一個覓食的高峰期。
2、晚上10點後: 隨著深夜的來臨,人類活動的聲音越來越小,此時作釣水域靜謐,水溫涼爽,溶氧充足,魚群活躍度會很高。此時多是大魚在不斷地活動, 因此對於想要釣大魚的釣友們來說,這段時間要抓住。
具體的時間主要集中在晚上的10點-1點左右,像青魚、草魚等大體型魚種也會在此時開口覓食。
除瞭選對出釣時間,餌料的正確使用也很重要
現階段主釣大體型魚,但夏季如果餌料沒選擇對,很容易出現小雜魚鬧窩的情況,即使選對瞭出釣時間,也會極大地影響漁獲。
所以夏季最好使用清香型的素餌,其中玉米最為常用,可以準備適量的玉米粒蒸熟後,倒入一盒酸奶,以及3毫升的垂心者,攪勻即可。
垂心者可以增加玉米的味型,留味更持久,誘魚效果也能得到提升,同時也可以更好地保留玉米的清香味,提高中魚概率。加入的酸奶可以更好地誘魚。
結語:夏季野釣的難度大不大,大傢心中都是有數的。但如果可以掌握其中的規律,使用正確的作釣思路,提高魚獲也不是什麼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