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傢好!有任何觀賞魚飼養問題,可直接全網搜索養魚老道及關鍵詞,讓我們輕輕松松養水、快快樂樂養魚。
道哥,我一米二的底濾魚缸,每次換水三分之一,自來水爆氧兩天,換水的時候拿盆直接往裡倒。
結果發現換完水就發白,隔夜就清瞭!換水的時候順便把棉洗瞭。養的斑馬,孔雀,燈魚一共70條左右,這發白是怎麼回事?
水質過硬雜質多是一個問題,水流沖擊又是一個問題
如果我們的水質過硬的話,水體中自然而然會有一些細微雜質,這些雜質通過爆氧,未必能夠沉淀下來,這是一個問題。
為什麼我的困水時間會適度拉長,就是因為水體過硬的原因,等待雜質沉淀後再換水,困水桶換水不抽底,水體就不會過度白濁。
第二個問題就是水流沖擊力。
這就好比是海邊的浪花,隻有遇到海邊礁石的碰撞,那個浪花才會更大。
換水也是一個道理,如果我們使用盆直接往裡倒,這個沖擊力就會很大,當然會有部分細微氣泡瞭,這很正常。
假設是涓涓細流的加水方式,至少這些細微泡沫不會有那麼多,暫時看起來水質就不會那麼白。
當然這也得結合水體中還有一定的雜質,否則的話,氣泡應該是秒破,我們也看不到整體水質由於過多氣泡顯得有點白。
我有的時候也會用水桶直接往魚缸倒,某些情況下,水面的泡沫直接就出來瞭。
這很正常,見怪不怪瞭,過幾天就好瞭。
隻要動瞭濾棉、重新開啟水泵,必定有雜質進入缸體
另外一個最為嚴重的問題,就是停止水泵、清洗濾棉帶來的部分雜質再次進入缸體。
不管是濾棉上滴答下來的,還是管道中本身就有的,或者水泵倉內的底層,也會有部分濾材雜質沉淀。
在這一開一關、一換洗當中,部分雜質當然會進入魚缸的水體,這就是我們肉眼所能看到的各種細微顆粒。
有的時候,就未必是細微顆粒瞭,也可能是片狀的,管道內的雜質脫落,藻類脫落等,再被水泵擊碎瞭,或者濾棉的絮狀物等,都有可能在水體中存在。
水體本身非常穩定,開啟過濾後,一夜之間就被濾除瞭
如果之前的水質比較穩定,物理過濾的效果也很好,那麼,它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再次把這些所謂雜質全部過濾到濾棉上,這個時間就要看過濾的效果和流量瞭。
有的時候會很快,比如說半個小時、一兩個小時,魚缸內的雜質就消失瞭。
有的時候,等到夜深人靜、觀賞魚不再進食、排便、待著不動的時候,可能過濾的效果會更好,所以早上起來,這個水質就會大幅度好轉,當然就會自清瞭。
這個也會與我們之前水體中的雜質多少,換水量、換水的雜質多少,管道的雜質多少,都有一定的關系,還有換水是否捎帶洗棉,換完水後是否接著大量投喂等因素有關。
這裡是呱呱資訊,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