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眼裡,擁有100萬存款根本不算什麼,如今在一、二線城市隨便買套房子就要好幾百萬。但實際上,普通人存款要想達到100萬也並非易事。根據央行數據顯示,全國99.63%的人存款不超過50萬元,也就是說隻有0.37%的人存款超過50萬。而我國存款超過100萬的人就更少瞭,隻占總人口的0.1%,大約在140萬至150萬人。
此外,普通人要想有100萬存款也是非常困難的。以一個三口之傢為例,一年的收入在10萬元左右,如果一半用於日常支出,另一半則存入銀行,一年最多也隻能存個5萬元。而要存到100萬則需要用20年的時間。而且期間還不能失業、生病等,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近,有網友提出,如果40歲就有100萬存款,是否可以選擇不上班?從目前存款利率下行趨勢看,已經很少有4%以上的存款利率瞭。而國有銀行3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是3.25%,如果有100萬存款,平均每年光利息收入就達到3.25萬,平均每個月的利息收入是2708元。
當然,你也可以把100萬存入中小銀行的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是3.55%,平均每年的利息收入是3.55萬,平均每個月的利息是2958元。這樣的利息收入如果是一個人生活在三四線城市,估計可以選擇不上班,如果要在大城市裡養活一傢人,這點利息收入還是少瞭一些。
實際上,擁有100萬存款,如果選擇40歲不上班,相信用不瞭太長時間就會支撐不下去,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通脹的因素。國內每年的物價都會穩步上漲,可能在1-2年之內感受不會太明顯,但是長遠來看,隨著物價持續上漲,未來100萬存款的購買力將會大幅下降。也就是說,如果擁有100萬,可以在未來10年之內不用上班,但要想真正實現財務自由恐怕並不現實。
第二,疾病的因素。從目前情況看,擁有100萬元,如果光靠拿存款利息,一個人是可以在三四線城市生存下去。但問題是,人吃五谷雜糧,是不可能不生病的,而一旦生瞭疾病之後,在治療時很可能要動用本金。而且40歲就選擇不上班,如果壽命活到70-80歲以上,用這100萬存款也是無法支撐未來幾十年生活的。
實際上,如果擁有100萬存款,還是應該再找一份輕松一點的工作,這樣可以讓用人單位替你繳納社保,未來才有醫療和養老的保障,然後再用這100萬的利息收入來貼補傢用。如果擁有100萬存款,隻想在40歲就上班,短期內生活下去沒問題,但長期來看,會面臨通脹、疾病、利率下調等風險。所以,即使擁有100萬存款,也無法真正實現40歲不用上班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