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百姓喜歡買房是全球出瞭名的,買房除瞭自住之外,還有兩大功能:一個是可以用於投資,使自己的資產保值增值。前些年凡是買房的人都賺錢瞭。另一個是,中國人買房還兼具其他的功能,比如結婚、落戶、孩子上學等。老百姓隻有買瞭房子,才能滿足這些基本需求。
不過,從2021年開始,國內房地產市場便出現瞭新一輪的調整,全國平均房價從一季度的1.1萬元/平米,跌到年底的9500元/平米,房價一年跌去瞭15%。與此同時,據權威機構顯示,2021年,全國有163個城市的房價出現下跌,百強城市按揭購房成本更是降至55.6萬元,比2020年減少瞭3.5萬元。
現在國內對未來房價趨勢呈現兩種觀點。看多者認為,目前房價隻是出現瞭階段性的調整,隻要這個調整期過去之後,未來房價還會重拾上漲趨勢。現在應該趁著房價下跌,趕緊出手買房。而看空者認為,房地市場調整的趨勢一旦形成,很難發生逆轉,國內房價已經漲瞭20多年瞭,也應該逐步回歸合理的價格區間瞭。
於是,不少網友就提出,今明兩年不買房,5年後會隨便挑還是更買不起呢?讓我們先看一看,目前樓市所釋放出來的一些信號:第一,國內房產已經供大於求。根據國傢統計局的數據,截止到今年的4月份,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約為5.57億平方米,同比增長8.4%。按照我國人均住房面積39.8平方米來計算,僅是待售的商品房就足夠1400萬人居住。
再來看國內的存量二手房情況,根據西南財大2017年的數據,我國住房空置率達到瞭21%,遠高於國際標準的10%。而且空置房的數量也達到瞭6500萬套。按照專傢估計,如果再加上產權房、保障房等其他形式的住房,現在我國空置房的數量很可能已經達到1億套,可以解決3-4億人的居住問題。
第二,我國已經進入到老齡化社會。截止2021年底,國內擁有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2.67億,預計到2025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到3億人。同時,年輕人數量也越來越少。90後1.75億,00後1.45億。未來很多城市裡的年輕人隻要通過繼承父母房產的方式解決居住問題,而無需再選擇購房置業。
與此同時,城鎮化進程接近尾聲,也放緩瞭老百姓購房的需求。截止到2021年,我國的城鎮化率已經接近64%,與發達國傢相比,差距已經不大瞭。未來指望大量農民進城買房,已經是不太現實瞭。未來幾年,國內老百姓的購房需求將會大幅度降低。
第三,之前居民的杠桿率不斷走高,主要是離不開房地產的推動,而現在杠桿率已經達到瞭極致。據央行數據顯示,2000年,我國居民部門的杠桿率隻有5%,到瞭2021年底,國內居民部門的杠桿率已經達到62.2%,未來居民部門繼續加杠桿空間已經不大。
今明兩年不買房,5年後是買不起房,還是隨便挑?我們給出的答案是隨便挑,5年之後房價會越來越便宜,購房者可以隨便挑選自己所喜歡的房型。因為目前國內房產已經是供大於求,而且居民購房需求在下降,以及杠桿率也已經用到瞭極限。當然,即使是房子隨便挑,也隻是房價與當地居民收入掛鉤,也並不代表人人都能買得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