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在西方國傢主導下,俄羅斯被踢出瞭國際支付體系,俄羅斯的對外貿易因此受到瞭很大挫折。但作為全球資源最豐富的大國之一,俄羅斯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
據路透社報道,印度最大水泥生產商超科水泥進口瞭一批俄羅斯煤炭,這筆交易價值1.7億元,並且罕見地使用瞭人民幣進行結算。
最近這些年人民幣國際化的確有瞭不小的進展,中國在與俄羅斯、伊朗、沙特等國傢進行交易時就經常用人民幣進行結算。
但這次的交易是發生在印度與俄羅斯之間,並且印度是付款方。與中國無關的一筆大宗交易也采用人民幣進行結算,這背後的意義就非同小可瞭。
首先,這證明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的密切關系在進一步加深。
在被踢出國際支付體系之後,俄羅斯絕大多數出口商品都很難用美元進行結算,現在改用人民幣,說明俄羅斯已經把人民幣當做一個突破西方封鎖的主要手段。
目前中俄兩國都面臨西方國傢的壓力,以人民幣為紐帶,兩國的合作將繼續走向深入。
其次,印度方面的態度也頗為耐人尋味。根據媒體報道,一名熟悉對外貿易的印度政府官員表示,印度政府知道企業在以人民幣付款,選擇瞭“放行”,並未出手幹涉。
與此同時這名官員還表示,隨著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越來越嚴厲,這種情況可能會越來越多。
除此之外,這次事件也可以看出,印度方面有與中國緩和矛盾、共同發展的意圖。
這次交易印度是付款方,要想完成交易,需要先把美元存入中國大陸或者香港的相關銀行,換取人民幣,然後進行結算。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印度對中國都有著很深的防范心理,他並不希望看到人民幣影響力的提升。現在印度企業卻在政府默認的情況下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說明印度已經不排斥人民幣的國際化瞭。
目前的國際金融體系,事實上就是西方國傢在主導。作為一個經濟持續發展的發展中大國,印度未必就沒有打破美元霸權、提升自身貿易地位的想法。
人民幣國際化走向深入會削弱美元的霸權地位,印度自己也能從中受益。因此印度雖然對中國有嫉妒心理,但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現實利益,印度還是看得清的。
其實印度自己也在尋求更多的辦法來規避美元霸權,印度政府前幾天就已提議使用盧比與俄羅斯進行貿易結算。
印度政府如果有魄力,未來與中國之間的貿易也使用人民幣或者盧比進行結算,那麼中、印、俄三大強國之間的貿易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跳出西方的金融體系,從而掌握更多的自主權和定價權。
從表面上看,中國、印度、俄羅斯三個國傢的實力似乎與西方國傢有不小的差距,但三個國傢的每一次合作,都是在稀釋西方的金融霸權。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能夠向俄羅斯出口各種日常用品,向印度出口各種高精尖零部件;俄羅斯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可以為中印兩國的經濟發展提供長期而穩定的支持。
印度與俄羅斯之間的貿易額不斷提升,同時也在快速開拓中國市場。
三個國傢事實上可以形成貿易“閉環”,這對西方主導的國際經濟和金融體系是個不小的打擊。
更重要的是,世界上反感西方金融霸權的並非隻有中、印、俄三個國傢。今年3月份,不少西方媒體盛傳,沙特將在與中國的石油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
與此同時,另一個產油大國伊朗已經與中國簽訂瞭25年的深度合作協議,用人民幣結算沒什麼問題。而金磚國傢中的南非、巴西也與中國有著傳統的友好關系,人民幣“朋友圈”的威力,遠比西方國傢想象的要強大。
目前的國際經濟、貿易、金融體系是得到瞭全球各國公認的。
也就是說,在西方國傢經濟實力仍然比較強勁的情況下,世界其他國傢默認瞭西方的經濟霸權,但現在形勢卻有瞭明顯變化。
一是西方國傢經濟實力不斷下滑,發展中國傢成瞭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二是西方國傢濫用支配地位,強行將政治與經濟掛鉤,引起瞭廣大發展中國傢的擔憂,這個由西方主導的經濟體系正在逐漸崩潰。
從客觀角度來說,西方國傢的霸權並非短時間內就能取代,人民幣國際化也隻是剛開瞭個頭,但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傢是進攻方,每進一步都是勝利。
而政治腐朽、經濟停滯的西方國傢是防守方,每退一步都是永遠的失去。此消彼長之下,世界經濟格局將被重構,中國等發展中國傢終將掌握全球經濟發展的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