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英國一直都是歐洲國傢中的另類。在過去數百年時間裡,英國一直堅持“離岸平衡”的外交策略,憑借著英吉利海峽這道天險,英國與歐洲大陸若即若離,左右橫跳,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英國“脫歐”就是一個典型的英國式選擇,不過現在,英國脫歐的後遺癥仍在持續發酵。
根據媒體報道,英國議會下院通過瞭修改北愛爾蘭議定書部分內容的議案,而這直接遭到歐盟的強烈反對,英國與歐盟的關系越來越差,外界甚至擔心英國與歐盟會就此爆發貿易戰。
英國《金融時報》表示,英國政府正考慮在必要時對歐“斷氣”,如果天然氣供應出現嚴重短缺,他們可能要關閉與荷蘭、比利時之間的輸氣管道。
英國與歐盟之間的這次矛盾由來已久。這次英國議會要修改的北愛爾蘭議定書是英國脫歐協議的一部分。
根據這份協議,英國脫歐之後,北愛爾蘭地區將繼續留在歐洲單一市場與歐盟關稅同盟之內,當時雙方達成這份協議的初衷是防止愛爾蘭島上出現陸地“硬邊界”。
但問題在於,從英國大不列顛島進入北愛爾蘭的部分商品也需要接受海關和邊境安全檢查。
這就形成瞭一個十分諷刺的畫面,來自英國的商品和貨物進入屬於英國的北愛爾蘭地區時要經過海關檢查,而北愛爾蘭的商品進入其他歐盟國傢卻不需要經過這一環節,這無異於是人為地在一個國傢內部制造瞭貿易壁壘。
值得一提的是,北愛爾蘭的確本身就有嚴重的分裂傾向,上個月該地組成瞭101年以來第一個民族主義政府。
長此以往,英國大不列顛島與北愛爾蘭的聯系將越來越弱,分裂危機則會越來越嚴重。這令英國政府憤怒不已,修改北愛爾蘭議定書由此被提上日程。
此次英國議會下院提出的修改措施很具體,一是為英國境內交易的企業消除不必要的成本和文書工作,同時對進入歐洲的貨物進行全面檢查,加強北愛爾蘭與大不列顛島的聯系。
二是企業可以選擇按照英國或者歐盟的規則在北愛爾蘭銷售商品,淡化歐盟影響。
三是確保北愛爾蘭地區享受與英國其他地區相同的稅收減免和支出政策,強化北愛爾蘭與英國其他地區的一體化;四是建立獨立的仲裁機構來解決爭端,繞開歐盟法院。
英國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消除歐盟對北愛爾蘭地區的影響,維護自己的貿易和關稅主權,並借此打壓北愛爾蘭的分裂勢力。
但這樣的行動對歐盟構成瞭嚴重挑戰,導致歐盟與英國的關系快速下滑,雙方就此僵持不下,已經爆發瞭數輪爭端。
英國與歐盟在北愛爾蘭問題上的爭端,與“英國可能切斷對歐盟輸氣管道”的傳言一起發酵,更讓他們雙方的關系雪上加霜。
與歐盟油氣資源短缺不同的是,英國自己有北海油田,同時因為他們是一個島國,一直以來傾向於通過海路運輸能源,因此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並不高。
根據英國下院近期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2021年英國僅有4%的天然氣、9%的石油和27%的煤炭來自俄羅斯。
烏克蘭戰爭爆發後,這一數字再次被壓縮,石油和煤炭進口量大跌70%,天然氣則幾乎降至零。2022年3月份以來,英國已經通過比利時和荷蘭的兩條海底管道向歐盟輸送瞭大量的天然氣。
現在英國突然提出可能要切斷對歐盟的天然氣供應,不排除是他們借機發難,想逼迫歐盟在北愛爾蘭問題上做出讓步。
但無論這種可能性是否存在,都證明英國與歐洲大陸在事實上是離心離德的。英國自己並不怎麼缺石油和天然氣,但他距離歐盟太近,歐盟市場上能源價格飆升,英國也受到連累。
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英國從俄羅斯進口的能源大幅下降,成本卻沒有明顯下降,原因便是受到瞭國際市場上能源價格暴漲的影響。
與此同時,英國還要忍受能源價格上漲帶來的通貨膨脹以及其它社會問題。在英國看來,自己既然已經與歐盟分傢,便不想再受其連累。
無論是能源問題,還是北愛爾蘭問題,英國都是同樣的心理。
事實上,歐洲的內部矛盾並非隻有這些。2021年歐盟與波蘭之間的憲法沖突、2022年歐盟與匈牙利之間關於俄羅斯能源禁運產生的沖突都令人印象深刻。
由此也可以看出,現在的歐洲內部有太多的矛盾。而在這種情況下,歐盟居然還幫著美國制裁俄羅斯,將自己置於缺油少氣的危險境地,可以說相當不明智瞭。
要想成為多極化世界中的一極,歐盟首先就要擺脫美國的影響,彌合內部矛盾,像他們現在這樣的愚蠢操作,是不可能在根本上實現獨立自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