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傢好!有任何觀賞魚飼養問題,可直接全網搜索養魚老道及關鍵詞,讓我們輕輕松松養水、快快樂樂養魚。
如果經常看我文章或者視頻的魚友都會發現,很多在新手魚友口中的大事,在老魚友的眼裡,根本就不算事,完全屬於正常現象。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總結一下下:
輕微蒙眼、撕咬殘缺的魚鰭、體表問題不是事
我的水虎魚,無數次蒙眼瞭,最多給它們換換水、洗洗濾棉,然後就是等待,等待其自行恢復,具體多少天,我也不知道,反正是某天突然發現,那個蒙眼它就自己好瞭。
由於觀賞魚打架鬥毆、水質不太好等因素,造成的各種輕微體表問題、魚鰭殘缺不堪,輕微潰爛,這都不是事。
大部分熱帶觀賞魚在短期內都能恢復,冷水魚時間可能長點,那也要看密度、水質水溫和投喂等問題。
包括瞭很多魚友近期反應的什麼地圖、羅漢,胸鰭不全、有點白斑,連管也不必去管。
我們把那個心思啊,放到水質管理和食物上去,自然而然就好瞭。
哪怕爛掉瞭胸鰭也能長出來的。
還有昨天視頻中所說的,無鱗魚的輕微白蒙、招財貓蛻皮的現象等。
黃水、綠水不是事,除非太過嚴重才幹預
什麼由於各種東西掉色瞭,導致水質發黃瞭,這根本就不算養魚中的問題。
很多飼養南美觀賞魚的魚友,特意把水質變成黃色,反而感覺欣賞效果更好。
但是,由於雜質、糞便過度、褐藻老化等問題導致水質發黃瞭。
那就是換水不勤或者我們的物理過濾沒有跟上。
不必再找其他的原因瞭,也不必到處去問,自己老老實實換水、加強物理過濾就是瞭。
綠水也是同樣的道理,既然綠水可以養魚,那麼,微綠就無需處理。
隻有小球藻過度爆發或者褐藻、青苔過度老化,才需要去處理,那還是光照、密度、物理過濾的問題。
小小蟲子不是事,除非自己看不慣
什麼魚缸內發現少量蛋白蟲瞭、小魚蟲瞭,濾棉上有小黑蟲瞭……
不管是對於小型魚、大型魚、還是冷熱水魚,那都不叫事。
老實勤懇地管理好自己魚缸的水質和飼養密度,它就沒有那麼多的事。
即使想要處理,那也需要慢慢處理、盡量生物治理,勤快點換換水、洗洗棉,這些問題都會過去,也是某天突然間發現,它們竟然沒瞭。
為什麼很多新手魚友總去糾結這些東西?
就是因為自己等不及瞭,太著急瞭。
記住瞭,這些東西的到來,都是由於自己的不精心導致的。
如果想要處理,那就先要養成良好的養魚習慣。
隻有養魚習慣做到位瞭,自然而然問題也就解決瞭。
隻要想去快速治理,大部分都會適得其反。
為什麼呢?自己的功夫不到啊,問題已經出現瞭,還不想把之前的功課補上?天底下哪有那麼容易的事?所以,必定受損。
即使不受損,因為治理太過輕松,下次還會再犯。
而且,既沒有養成良好的養魚習慣,也不會觀察水質和魚的狀態,下次再使用同樣的快速治理方法,情況可能又變瞭,最終就會演變成一場悲劇,就是這麼簡單的思維邏輯。
新魚入缸不開口、狀態體色不對勁,這也不是事?
我們說適度養水、水溫水質都合理、選魚沒有大問題的前提下。
觀賞魚入缸後,三五天不吃食、狀態差點、偶爾有點不良身姿、趴缸啥的,或者體色沒有購買之前的好,這都不是事。
我們到他鄉還有可能水土不服呢,觀賞魚也是如此啊,為什麼就想不到呢?
給它們一個充足的適應期和休養期,並不是什麼壞事。
類似於上述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很多……
一時半會我也想不起來瞭,其實這些問題,在我的文章和視頻中,都是重復、重復、再重復地說過,而且還親自實踐過多次。
但是每天都有很多、很多魚友,也在這裡,重復、重復、再重復地詢問。
這裡是呱呱資訊,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