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伊朗核問題是國際社會上的“老大難”問題之一,長期以來都備受關註。
日前聯合國安理會召開伊核問題公開會,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在會上仗義執言,稱美國是伊核問題的始作俑者,喊話美國盡快解決伊核危機。
與此同時,負責政治事務的聯合國副秘書長迪卡洛也表示支持,公開呼籲美國根據伊核協議規定撤銷對伊朗的制裁。
在這次的發言中,中國代表張軍提瞭四點看法,即伊朗核問題應該堅持政治解決的大方向、秉持正確是非邏輯、派出對談判進程的幹擾、摒棄雙重標準做法。
中國歡迎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反對對伊核問題談判進行各種幹擾,反對美國的雙重標準。
此外中國代表還指出,美國是伊核問題的始作俑者,其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的做法是一種嚴重錯誤,因此呼籲美國解除對伊朗的單邊制裁,積極回應伊朗方面的合理訴求,不能再與國際社會背道而馳。
伊核問題的始作俑者,中國代表對美國的這個定性可以說是相當精準。
瞭解伊朗核問題來龍去脈的人都知道,伊朗的核能開發能夠成為一個“問題”,本身就是美國造成的。
伊朗的核能源開發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已經開始瞭,美國為瞭讓伊朗幫助以色列抵抗阿拉伯國傢,與伊朗當時的巴列維國王長期保持友好關系。
但1979年伊朗爆發革命,巴列維被推翻,1980年美國與伊朗斷交,隨後便開始指責伊朗秘密發展核武器。
也就是說,所謂的伊核問題,完全是美國一張嘴說出來的東西。
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國際社會介入之後,美國仍在破壞各方努力,堅持對伊朗進行極限施壓,長期維持對伊朗的各種制裁。
2015年伊朗與安理會五常、歐盟、德國共同簽署伊核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國際社會則取消對伊朗的制裁,這是國際社會多方努力的共同成果。
根據這份協議,伊朗核問題按道理可以得到比較圓滿的解決。
但2018年5月美國突然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並逐步恢復對伊朗的全面制裁,伊朗則在一年後宣佈停止履行伊核協議規定的義務。
去年12月關於恢復伊核協議的維也納談判暫停;今年6月底美國與伊朗的多哈談判也未能取得有效成果,伊核問題再次變得緊張起來。
從整個過程可以看出,伊核問題因美國而起,同時又因為美國而功敗垂成。事實上,就算是宣佈停止履行伊核協議規定的義務,伊朗方面仍然有所保留。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之後,伊朗也在一年後先後停止瞭在核研究、離心機和濃縮鈾等方面的義務,但他們同時也表示這些措施都是可逆的。
也就是說,隻要時機成熟,伊朗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重新履行義務。相比這下,美國在這方面拖拖拉拉,絲毫沒有誠意,這是他們目前被國際社會反感的主要原因。
伊朗常年被美國稱為“邪惡國傢”、“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傢”,但前者依然能很好地與國際社會進行配合,很好的尊重各方達成的重要共識以及伊核協議這一歷史性文件。
反倒是美國這個自封的“世界警察”,在伊核協議這個重大問題上反復變卦、言而無信,肆意踐踏各方努力的成果,成瞭伊核問題和平解決的最大障礙。
由於美國的單邊主義、霸權主義行徑,伊核問題已經走進瞭一個互不信任的死循環。
伊朗方面想要發展經濟,想要通過出口石油來改善國內民眾生活,因此要求美國先放棄制裁,伊朗要是成功從經濟發展中獲得瞭安全感,自然不會國際社會為敵,堅持研究核武器。
客觀來說,伊朗的要求沒什麼不合理的,但美國卻堅持伊朗先拆除所有核設施,配合美國的調查,美國才願意取消制裁,雙方就此僵持不下。
伊朗對美國的不信任由來已久,2018年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之後更是達到巔峰。既然國際社會經過十年辛苦談判達成的伊核協議都能被美國當成廢紙,那麼伊朗還敢相信什麼呢?
其實這種心理,不但伊朗會有,與會的其他國傢也會有。
解決核問題,必須有美國的參與,因此目前各國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呼籲美國回到談判桌,但在這一來一回的操作中,美國的威信已經喪失殆盡。
在伊朗核問題上,美國看上去威風八面,拿捏著伊朗,也牽制著其他參與國。但實際上,美國這樣的行徑隻是在透支自己的國傢信譽。
不少人都說美國在衰落,實力上的衰落,其實還可以恢復,但國際信譽一旦崩盤,就再也無法挽回瞭。
伊朗核問題要想和平解決,恐怕還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但最後的贏傢一定不會是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