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傢好!有任何觀賞魚飼養問題,可直接全網搜索養魚老道及關鍵詞,讓我們輕輕松松養水、快快樂樂養魚。
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新手魚友的物理過濾基本不及格,原因很簡單,也不用說什麼名詞幹濕分離瞭,咱就講一句話。
那就是,想辦法架空過濾棉。
打個小比方,滴水穿石的道理
就比如說有一塊石頭,上方不斷有水流滴下,這就是滴水穿石吧。
大部分情況下,如果持續不斷地滴水,石頭的上方就會出現一個小水窪,隻要不穿透,這個水窪就會有部分積水。
假設這個石頭的底部和下方緊密結合在一起,沒有任何的縫隙,即使水滴石穿,這個水窪依然會存在。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下方的水流不暢。
水流自上而下的自動流走,而不是積水溢流
我們說物理過濾上方的水流,一定要自上而下比較順暢地通過濾棉,並且流到下方,就是這麼一點非常淺顯的道理,很多魚友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
甭管它什麼過濾形式,甭管它濾棉多少層,水流到底有多大?
反正是什麼時候達到瞭上述的這個效果,什麼時候就是最佳的物理過濾形式。
至於如何擺放、怎麼安排,全在自己的不斷實踐和變換中嘗試,達到瞭這個效果就可以,達不到就需要調整。
底濾也好、整理箱、滴流盒也罷,道理都一樣,濾棉的底部越是緊貼在過濾盒下方、鋪設得越厚、越密、水流越大。
那麼,下水的速度可能就會越慢,而積水的速度就會越快。
積水速度過快、雜質就不再經過濾棉瞭
隻要是積水的速度很快,這就不單是溢流的問題瞭,而是雜質可能就會在濾棉的上方漂浮著、盤旋著,那麼,它怎麼可能起到很好的過濾效果呢?
因為大部分的雜質都在隨著不斷上浮的水流,直接流走瞭,或者流到魚缸內,或者流到下一級過濾倉。
所以說,甭管什麼原因、怎麼操作,我們最終需要的,就是一個結果。
隻要達不到這個結果,就不算是有效的幹濕分離。
因此,架空過濾棉就顯得非常的重要,至於說,如何架空?那就是我們自己想辦法解決的問題瞭。
盡量不要讓物理過濾下方的水流反過來漫過濾棉
底濾魚缸也是同樣的道理,有的魚友會說,我的底濾缸內有幹濕分離盒,下方就是個沉淀倉。
幹濕分離的水流也很通暢,但是,下方沉淀倉的水流動不動就上來瞭,漫過瞭幹濕分離內的過濾棉。
這樣子嚴格來說也不好,隻要是漫過濾棉,雜質就會上浮,就是如此簡單的道理。
有的可以把幹濕分離抬高一些,有的可以把底濾倉內的水位降低一下。
如果沒有空間,既不能抬高也不能降低水位,那麼,這就要看物理過濾之後其他倉位的情況,以及整體的水體穩定度瞭。
有的情況下,也可以適度將就著用。
咱隻是說,最好的結果、想要達到的最佳效果,就是這個樣子最好。
這裡是呱呱資訊,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