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豬肉價格迎來瞭12連降。國傢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在今年1季度,豬肉價格平均下降12.5%,同比連續6個月下降,其中有3個月下降18.4%。而根據農村農業部監測的數據,在今年的4月12日到18日,我國所有地區的集貿市場豬價每公斤38.96元,已經連續12周下降,同比下降27.6%。
再來看零售端數據,部分地區的豬肉價格已經跌回到20元/斤以內。截至4月15日發佈的信息,我國各地區的豬肉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例如在北京西城區的某傢超市,豬肉前後尖售價已經從幾周的21.8元/斤降到瞭19.8元/斤,而五花肉則從26.8元/斤,降到瞭24.8元/斤。而山東某超市,豬前肘肉隻要16.9元/斤。而沈陽超市裡的豬肉甚至降到瞭12.9元/斤,排骨隻要16.9元/斤,已經非常接近於前幾年豬價的水平。
導致國內豬肉價格連續下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春節過後,正處於豬肉需求的淡季,人們對豬肉的需求量下降。再加上,之前豬肉價格這麼貴,老百姓就找到雞鴨魚作為替代品,更關鍵的是,現代人也比較註意養生,知道多吃豬肉,攝入過多脂肪,對身體健康並不好,於是大傢自覺地減少瞭對豬肉的需求。
另一個是,豬肉的供應量正在逐步擴大,市場上的豬肉已經是供不應求。今年1季度的生豬出欄量同比增長40%以上,而到瞭2季度,生豬出欄量還有望繼續擴大。這主要是去年下半年各路資金一起集中養豬,導致現在生豬集中供應上市。這樣一來,國內豬肉需求缺口被補上瞭,這才導致國內豬肉零售價也跌到瞭非常接近於前幾年的價格。
不過,未來豬肉價格有可能出現新一輪反彈行情:第一,隨著近期豬肉價格的下跌,把養殖戶們的利潤都跌沒瞭,再跌下去很可能會虧損。養殖戶很可能會放緩生豬出欄的數量,等到豬肉價格出現提升後再售賣。第二,隨著3、4月份豬肉銷售淡季的結束,進入夏季,市場對豬肉的需求開始再次提升。第三,最近,大豆、玉米價格都在上漲,這導致豬飼料價格的大漲。這也無形中增加瞭養豬戶的成本,養豬戶成本上升使豬肉價格跌不下去。
當然,即使未來幾天豬肉價格有可能出現上漲,但反彈的幅度不會很大,下半年豬肉價格還會繼續下跌趨勢。因為,現在正是去年下半年大傢集中養豬,今年也都趕上生豬集中出欄的情況,未來市場豬肉將呈現供大於求的局面。
據專傢預計,我國今年的豬肉產量達到5000萬噸,再加上今年國際疫情會有好轉,估計今年全年我國也會進口一些豬肉制品。所以,國內豬肉價格未來有望走出穩中有降的走勢,再次跌回12-13元/斤價格的可能性極大。
春節過後,由於人們對豬肉需求減少,以及用雞鴨魚來替代豬肉,所以國內豬肉價格出現連續下跌,接下去由於豬肉需求逐步回歸旺季,以及養殖戶放緩生豬出欄數量,再加上豬飼料價格的上漲,未來一段時間豬肉價格可能會有所反彈,不過由於下半年生豬出欄數量實在過多,很可能會把豬肉反彈給打壓下去。在豬肉價格大漲瞭2-3年之後,未來豬肉價格重返12-13元/斤的可能性也會增加。下半年居民有望吃到便宜的豬肉,看到比較親民的豬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