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細心的網友發現,現在很多老人拿著自己退休金承擔著全傢人的日常開支,日子過得還不錯,甚至每月還有剩餘。而年輕人每月發下來的工資卻很難存得下來,能夠達到收支平衡,成為“月光族”就算不錯瞭,有的甚至還借款消費。資料顯示,國內90%的90後是負債消費的,人均負債12.7萬元。那麼發生這種現象合理嗎?
實際上,老人即使退休工資不高,現在國內平均養老金每月隻有3300元,隻要省吃儉用,負擔一個傢庭的吃喝還是可以的。況且,老年人經歷過計劃經濟時代,在生活消費上沒有太大的要求,也習慣於精打細算。而年輕人本身剛剛參加工作沒幾年,在生活上也沒什麼節儉的概念,更崇尚西方國傢超前消費的理念,追求物質上的享受,所以,國內年輕人工資常常出現月月光,這也並不奇怪。
此外,我們還發現,在很多城市,年輕人每月的工資隻有4-5000元,而老年人的退休工資卻達到6000元以上。老年人的退休金要比年輕人還要多。這主要是,年輕人的工資是用人單位根據企業的生產效益,再加上你這個崗位所起到的作用而定的。而老年人的工資高低是根據他們年輕時所繳納的養老金多少來決定的,秉承的是“多繳多得”的原則。
更何況,我們國傢根據經濟的增長情況,以及通脹的水平,每年都會給老年人漲工資,隨著日積月累,老年人拿到較高退休金,甚至要超過在崗的年輕人也不足為奇。而隨著物價年年都在漲,用人單位未必會及時給職工上調工資收入,所以年輕人的工資收入不及老人的退休金,也很正常。
實際上,老年人的退休金與年輕人的工資並不是同一體系的,兩者之間沒有可比性。有些老人拿著較高的退休金,可以讓傢人過上優質的生活,而年輕人即使天天要打卡上班,但由於收入較低,日子過得緊巴巴,甚至負債度日,這也沒什麼不合理。不過,對於年輕人來說,才剛剛參加工作不久,隻要努力奮鬥,未來獲得高收入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
其實,對於多數老人來說,他們有自己的房子居住,也沒有房貸支出,生活壓力並不大,拿到的工資全都用於生活開銷,這樣生活的壓力並不大。但是,對於多數年輕人來說,在每個月的工資當中的很大一部分要還房貸、車貸,剩下的可支配收入隻夠勉強維持生活,成為月光族也並不奇怪。所以,與年輕人相比,現在每月能存得下一點錢的,主要還是老年人群體,年輕人被房貸、消費貸壓著,不想成為月光族都很難。
老人拿養老金可以負擔全傢的開支,主要老人會精打細算,會省吃儉用,而年輕人不太願意節儉度日,喜歡過上高消費的生活,年輕人當然會成為月光族。同時,一些大城市老人的退休金要比年輕人高。
不過,年輕人剛剛參加工作,收入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此外,年輕人要還房貸、車貸、養育子女等開支較大,而老年人的退休金隻要用於日常生活,其他方面的支出很少,所以退休金每月還有剩餘,年輕人卻多數是月光一族,這也並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