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導讀:冬至臨近,農諺“冬至在月頭,要冷到年兜”咋理解?啥是“年兜”
12月份的中旬也已經接近尾聲瞭,馬上就要進入下旬瞭。也就意味著2021年即將成為過去式瞭。
而在12月份還將有一個很重要的節氣,也可以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那就是冬至節氣,古人也叫它冬至節。
在民間過去一直都有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即冬至節氣是和過年可以相提並論的,有些地方也叫冬至“小年”。
作為24節氣中第一個被確定的節氣,冬至節氣向來就很受重視。在這一天不光是有吃餃子、湯圓的習俗,有些地方至今還流傳著祭祖的習俗。
雖然冬至節氣距離過年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可是古人卻發現瞭冬至節氣和過年期間的天氣卻是有千絲萬縷聯系的,甚至還能預測過年期間的天氣情況。
其中在不少地區就流傳著“冬在頭,要冷在年兜;冬在尾,要冷在正月”的農諺,這句話應該咋理解,“年兜”又是啥呢?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1)冬在頭,要冷在年兜
現在手機普及瞭,而且網絡也非常發達,年輕人一般知曉什麼節日,都會有手機智能化推薦,等到瞭哪個節氣瞭,都會大清早就收到相關的推送信息。如果想知道,隻要一搜索就清楚瞭。
而冬至節氣,這在公歷的時間每年基本不變的。就如二十四節氣歌所描述的那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 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其中就指出來瞭上半年的節氣是在6、21這兩天前後,而下半年的節氣則是在8、23日這兩天前後,相差最多一兩天。
其中冬至節氣就是在12月的21-23日期間,今年的冬至節氣就是12月21日,這也是2021年的最後一個節氣瞭。
不過因為農歷存在閏月的原因,所以24節氣在農歷每年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並且波動還是比較大的。而古人就從節氣在農歷不同的時間段,發現瞭它的一些規律,其中“冬在頭,要冷在年兜”就是這樣一句農諺。
它的意思是說冬至節氣如果是在農歷的月初,一般是在月份的上旬,那麼這一年最冷的時候是在過年前,也就是年底的時候才是一年中最冷時。所謂的“年兜”也就是“年根兒”,或者是年尾。
(2)冬在尾,要冷在正月
既然冬至有在年頭一說,自然還有年尾一說。從這後半句農諺來看,它的字面意思是說冬至節氣如果是在農歷月份的下旬,這一年大概率前面不會太冷,氣溫會比較暖和,並且出現降雨、降雪的概率不大,主要是以晴暖的天氣為主。
不過這種情況並不會延續太長的時間,到瞭第二年的正月份,尤其是過年以後,可能就會出現“極寒”的天氣,而前面的天氣暖和,後面卻出現降雪、降溫的天氣,這也就是民間所說的“倒春寒”天氣,它對農業的危害可不小,甚至會讓一些農作物顆粒無收。
(3)冬在中,無霜也無雪。
冬至節氣既然在農歷的“月初”和“月尾”都會出現,有些年份也會在“月中”出現。
所謂“冬在中,無霜也無雪”,說的就是這一年的冬至節氣在農歷的中旬出現,那麼冬季就會比較的暖和,並且降雪、降雨的天氣很少。
大傢都知道,一般出現白霜的日子晚上都是很冷的,這是地下的水蒸氣遇到低溫以後凝結而成的。而下雪的時候,也一樣都是非常寒冷的,尤其是在雪融化的時候。
在有些地方甚至說成是“冬至在月中,單衣也過冬”,說的就是冬至節氣是在農歷的中旬,冬天很暖和,穿著單衣就能過冬瞭。雖然誇張,但是在南方的一些城市這也並不稀奇。
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冬至節氣就是在農歷十一月十八日,既不是在“月頭”,也不是在“月尾”,恰好就是在“月中”,如果古人的農諺準確的話,那麼按照這種說法來看今年的冬季就會比較暖和,甚至有些地方可以“單衣過冬”。
那麼問題來瞭,冬季偏暖到底好不好呢?
冬季偏暖對農業有啥影響?
冬季暖和,日子是要好過一些的。可是這對於農民來說,卻並不是什麼好事情。因為“該冷不冷,不成年景”。
這句老話的意思是說,本該冷的時候,卻非常的暖和,這樣就是一種比較反常的現象,而到時候對農業將會有不小的危害。
這個可不是古人的一種迷信說法,是有科學依據的。大傢都知道在古代的種植技術比較落後,當時可以說是“靠天吃飯”,糧食的產量都不低,尤其是遇到一些幹旱、多雨的天氣。
不光如此,還有一些蟲害也是農作物的一大威脅,而遇到極端天氣的年份,蟲害也是最容易出沒的。如果冬季比較的暖和,甚至還幹旱、少雨,降雪也沒有,那麼地裡的害蟲及蟲卵就會舒舒服服地過冬,這樣本該被凍死的卻安全過冬瞭,第二年就會大量的破壞農作物,蟲害嚴重自然導致農作物收成減產,甚至會絕收。
結束語
其實要想看看過年期間的天氣冷暖,還可以通過冬至節氣這天的冷暖、降雨還是天晴來預測。比如“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即冬至節氣這天是陰雨天,過年期間的天氣以晴暖為主,相反冬至期間是晴天,到瞭過年的時候降雨雪的天氣較多。
另外還有“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說的是冬至節氣這天很暖和,那麼過年期間就會偏冷,甚至會持續到來年的三月中旬。
而冬至節氣很冷瞭,那麼明年春天就比較暖和,甚至開春來的也要早一些。其實這句農諺和“冬至在月頭,要冷到年兜”的道理是差不多的。
古人的這些農諺,在今天看來有些確實是準確性不高瞭,畢竟全球氣候變暖瞭,同時農諺又有地域限制一說,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而且冬至節氣就要開始“數九”瞭,數九前的天氣很暖和,不意味著冬至後也暖和,因為真正寒冷的時候是從冬至才開始,而且“三九”“四九”才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正常的年份都是在春節前最冷。
那麼冬至節氣馬上到瞭,你認為今年冬季是“偏冷”還是“偏暖”,春節期間冷不冷呢?不妨大膽預測一下吧。
(圖片來源網絡,僅供參考,侵權可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