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走在繁華的大街上,馬路上都是人流湧動,還有叫賣的商傢,真是一片繁華景象。而現如今,馬路上人流稀少,實體店不是打折甩賣,就是關門倒閉,早已不見往日的場景。資料顯示,去年有310萬傢個體戶註銷,46萬傢企業關門倒閉。有人說這是電商崛起惹的禍!也有人認為,這是現在經濟不景氣所致,那究竟是為什麼出現如此大規模的“倒閉潮”?
第一,實體店倒閉得越來越多,主要是房價漲瞭,房租也在跟著漲。如今在上海隨便開個實體小店,店面的租金就要高達1萬多。如果再加上水電煤,以及店員的工資,做實體店的商傢不僅很難賺到錢,而且還很可能出現虧損。而電商們就不同瞭,不用付房租,隻要租間屋子存放點庫存商品就可以瞭。顯然,實體店在租房上面就失去瞭競爭力,如果長期出現虧錢狀態,那隻有關門倒閉瞭。
第二,同行業競爭激烈。過去開個服裝店、小超市、五金店,同行業競爭較少,也容易生存下去。而現在,隻要在大街上逛一圈,這類實體商店實在太多瞭,而且都在同質化經營,也沒有什麼特色。目前商鋪的數量要比10年前多瞭四五倍。與此同時,很多城市熱鬧一些的馬路上都開瞭好幾個大型的商圈綜合體,都在吸引著各路商傢入駐,而當地人流量又沒有這麼多。這就導致瞭競爭不下去的商鋪隻能關門倒閉瞭。
第三,自從2020年開始,受到新冠軍疫情的影響,一些人收入開始下降,消費能力有所減弱,購物欲望大不如前。而疫情的持續出現,又降低瞭人們逛街的願望,在多重因素的疊加之下,實體店當中除瞭餐飲、藥店、蔬菜店等人們日常生活必需要消費的地方之外,其他能不去逛的地方,就不再去瞭。這也是導致瞭大量實體店關門的原因。
第四,在商品的價格方面,實體店也無法與電商競爭。實體店賣的商品價格偏高一些,而電商由於沒有房租、沒有中間環節賺差價,而且還可以跑量,所以電商在網上賣的商品價格就會低很多,而且電商還可以采取送貨上門,七天無理由退貨等方式吸引年輕消費者來網購。在這種情況下,實體店競爭肯定幹不過電商,隻能選擇退出。
第五,現在的年輕人由於工作比較忙,不是要加班加點,就是要搞996工作制,有時還要玩手機或遊戲,就沒有什麼時間去逛街購物瞭,往往購物都選擇瞭網購。與此同時,在最近二三年裡,由於網紅直播帶貨的興起,讓大傢能夠通過視頻直播,更直觀地看到自己所需要購買的商品,所以,年輕人網購的熱潮又開始激發出來。這讓實體店的生意每況愈下,最終隻能關門倒閉瞭。
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實體店關門倒閉?其實這是多重原因所造成的。除瞭房租越來越高之外,還有同業競爭趨於白熱化,更何況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人們的消費能力和逛街需求有所下降。當然,實體店也受到電商以及新興的直播購物的沖擊。可以肯定的是,隻要房租價格一直在漲,電商直播不斷沖擊,以後關門的實體店會越來越多,這也是一個大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