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地皮菜:因難洗而聞名的野菜,每年卻不少人撿它,味道是真不賴
馬上就要迎來清明節瞭,而這個期間的雨水也是開始多起來瞭,是不是還能聽到春雷的轟鳴聲。
有一種野菜就是伴隨著春雷而生的,常在草叢中成片的生長著。它雖然難以清洗,可是每年卻有不少人撿它。
隻因它味道是真的不賴,在城裡常賣到8元一斤瞭。若遇到瞭,記得拿袋子裝,不要錯過瞭!
這種野菜就是地皮菜,一種長得有點讓人惡心的野菜。
地皮菜因為貼近地面生長,並且長得很像是泡發瞭的木耳,有些地方也叫它地木耳、地皮菌,或者是地軟、天菜等。而在湖南有些地方它還有一個更離譜的名字——雷公屎。
因為地皮菜有點特殊,它並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的,一般都是在春天響瞭春雷以後才長出來,而且外形看起來有點像糞便,所以古人就認為它是雷公拉的屎,因此得名“雷公屎”。雖然這個名字有點惡心,但卻並不影響大傢對它的喜愛。
地皮菜實際上也是一種野生菌,它是一種念珠藻,和稻田裡的像珍珠一樣的叫“葛仙米”的是親戚呢,這兩種都是可以吃的。
因為地皮菜對生長的環境要求比較嚴,而且對溫度也有要求,一般都是在沒有受到污染的環境中才會生長。所以即便是地皮菜看起來很臟,黑漆漆的貼近地面還粘附很多的泥巴、石塊和枯枝樹葉等,但是它卻是一種十分幹凈的野菜。
如果這個地方受到污染瞭,或者是噴灑瞭農藥,那就見不到一塊地皮菜。在農村地區,一般很多人都有撿過、吃過地皮菜。特別是在幾十年前,一到春天地皮菜長出來瞭,遇到下雨以後一片草地裡更是能見到數十人在附身撿地皮菜。
地皮菜撿起來很輕松,它是成片生長的,又沒有根,隻要把它撿起來,甩掉一些枯枝和泥巴,然後扔進水桶或者是竹籃子裡就可以瞭。
但是撿回去的地皮菜清洗起來就很麻煩瞭。往往撿一個小時,就要花上五六個小時才能清洗幹凈。對於沒有耐心的人,還真的是吃不瞭這個苦。
原因是地皮菜有很多的褶皺,貼近地面生長,就會裹入很多的泥巴、沙石和雜草等。如果不清洗幹凈的話,吃起來就會影響口感,搞不好還會磕掉牙齒哦。
所以要吃它,就必須要清洗幹凈。往往前面幾次去掉看得見的一些沙石和枯枝,然後後面幾遍就是去掉泥巴和一些小沙子,最後還要沖洗幾次。
如果是我來做的話,往往至少要清洗七八次才放心來食用。今年開春以後,在菜市場就見到有好幾個老人在路邊賣地皮菜。
這些清洗幹凈的地皮菜一斤的售價就要賣到10元錢瞭,看起來有點貴,但是確實花費的時間比較多。而且一斤就有一大碗瞭,還是比較劃算的。
因為在我的傢鄉這邊,每年春天都要去山裡撿幾次地皮菜來吃。這也是從小到大就有的一個習慣瞭,後來長大瞭也保持著。有時間的話,就會去農村老傢的山上撿一些。而如果沒時間瞭就會去市場買一些。
在近些年,不光是農村人愛吃地皮菜瞭,在城市裡它也成為瞭好多飯店、酒店的一種常見菜瞭。特別是在一些農傢樂,這道菜很常見,並且還非常的受歡迎。
地皮菜的吃法非常的多樣,像我傢鄉這邊常用它來炒雞蛋,做湯,或者是用它炒梅幹菜,放點小米辣一起炒,非常的下飯。另外還可以用它炒酸蘿卜、炒肉末,或者是用它和蒜末一起涼拌著吃,都是很下飯的。
如果你愛吃餃子,面包,那地皮菜做餡也很不錯,焯水以後擠掉水分,加入香蔥、肉末等,包的餃子可好吃瞭。
尤其是用地皮菜和肉末炒酸蘿卜,這更是兒時春天最愛吃的一種下飯菜瞭。
其實地皮菜不光是很美味,而且還很有營養。地皮菜長得不起眼,而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是從水中和泥土中吸收營養成分,但是它卻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多種微量元素,尤其是它的鈣含量絲毫不輸雞蛋、牛奶、木耳和海帶等。
最關鍵的一點在於,地皮菜還有藥用價值,有不錯的清肝明目的作用,像現在的年輕人愛用電腦、手機,就多吃點地皮菜對恢復視力是很有好處的。
以前地皮菜是農村春天很常見常吃的一種野菜,經常看到村民一袋一袋把它撿回去。可是現在很多人外出打工瞭,而且年輕人也沒有耐心,甚至有些人還嫌棄它臟,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它能吃瞭,錯過瞭實在是太可惜瞭。
但是在近些年刮起瞭吃野菜的風潮,好些人也會撿地皮菜到城裡去賣。既能鮮賣,也可以曬幹瞭賣,這樣的價格就要過得多,往往要十幾塊錢一兩。因為它和木耳一樣,泡發瞭以後就很多瞭。
南方的春天已經到瞭,地皮菜又長出來瞭。在農村如果環境好,更是能看到成片的地皮菜。遇到瞭大傢可要記得拿袋子去撿,可不要嫌棄這樣很丟人,隻有懂的人才知道它是真正的好東西。
各位網友們,你們吃過地皮菜嗎?喜不喜歡吃呢?歡迎大傢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