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房價在經歷瞭20多年的上漲,已經處於歷史高位區域。現在一線城市買套房子至少要6-700萬,二線城市買套房子要2-300萬,三四線城市至少也要1-200萬之間。而國內普通職工的工資收入多數在3-6000元左右。顯然,各城市的房價還是過高瞭,這讓很多剛需購房者要麼望房興嘆,要麼掏光傢中所有首付款,貸款20-30年來買房。
實際上,對於買不起房的人來說,國內沒錢買房的人多瞭去瞭,也並不可怕,大不瞭可以選擇租房居住。但是,比買不起房更嚴重的社會現狀已經出現,已遍佈國內各個城市:
第一,買不起房不可怕,但是比買不起房更嚴重的是,買房之後還貸壓力顯著上升,生活質量明顯下降。有一位鄭州網友在兩年前買瞭一套90平米的房子,由於自身經濟實力不足,就隻能選擇貸款買房,每個月光還房貸就要5898元。這位網友每個月的工資也隻有7000多元,隻剩下不過1000多元的生活費,日子過得十分拮據。
第二,一些人購房的目的主要是等待房價上漲,屆時可以高價拋出,從中獲取價差。但是,受房地產調控持續的影響,房東要想拋售手中的房產是越來越難瞭。武漢有一個鄭先生,看到當地房價漲瞭就想再買一套房子,等待升值,後來鄭先生的父親生病,需要用錢,隻能把多餘的一套房子賣瞭付醫藥費,沒想到房子掛瞭大半年都沒人來買。顯然,買不起房並不可怕,但是房子爛在手裡,無法變現,這才叫可怕。
第三,買不起房不可怕,大不瞭等到房價下跌瞭再來買房,但是如果高價買房被套,一輩子的心血都押在瞭房產上面,這才叫可怕。距離北京才30公裡的燕郊的房子,早在2017-2018年時,一度達到瞭3.5萬/平米,甚至還達到瞭4萬/平米,後來受到房地產市場調控等原因影響,房價一直跌到現在的1.8萬/平米,現在數萬購房者都套在燕郊,還要努力賺錢償還銀行貸款,這才叫做是煎熬。
第四,買不起房不可怕,大不瞭與自己的父母擠在一起,也能過日子。而如果貸款買房,不僅要掏光傢裡所有的積累,而且還要償還20-30年的房貸,傢中積蓄幾乎為零。而一旦發生疾病,疫情、失業等突發事件,就隻能聽天由命瞭。所以,如果現在不買房,以後還有很多買房機會,而一旦高價買瞭房子,傢裡面一點抵禦風險的能力都沒有,那就非常可怕瞭。
在高房價的背景之下,很多人都買不起房,而如果不顧自己的經濟實力,硬要買房,恐怕這要比買不起房更可怕。因為貸款買房之後,每個月都要有巨大的還貸壓力,購房者的生活質量會快速下降。
此外,貸款買房之後,如果房價下跌,購房者一輩子的心血都會付諸東流。當然,還有貸款買房之後,萬一房子想要轉手出去,現在樓市低迷,要想變現也很難。更關鍵的是,貸款買房會吸走傢裡所有流動資產,還要欠下幾十年的債務,結果嚴重削弱瞭購房者抵禦突發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