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不到半個月時間就立夏瞭,此時水溫升高,從早到晚都有魚口。但是魚作為變溫動物,在不同的溫度下,活動的水層會發生變化,所以我們作釣時,不要隻盯著水底。
溫度較高的時候,找到正確的魚層是比較難的。大部分魚群在底層時間,我們都在休息,要想不犧牲休息時間的同時,還能過把釣魚的癮,釣浮就成瞭最佳選擇。下面就來瞭解一下如何讓釣浮效果更好。
一、知道釣浮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
很多釣友在釣浮時都會陷入一個誤區,以為魚群上浮就可以釣浮,其實不然,它需要具備兩個條件:
1、魚已離底上浮就食。此時的魚群雖然上浮,但仍有進食欲望,比較容易被釣餌吸引。
2、上浮就食的魚密度很大,不會輕易被驚擾散窩。
這兩個條件看似普通,實則是關鍵,隻有當這兩個條件都具備後,才可以進行釣浮。
二、掌握釣浮的有效漂相
上面我們說瞭釣浮需要具備的兩個條件,可能會有人想問,如何去判斷呢?是我們肉眼觀察到的魚情在水面遊曳嗎?當然不是,凡是能直接看到的魚群上浮,基本上都是不開口的,很難作釣。
所以一般都是通過漂相來判斷的,而與釣底在浮漂靜止時判斷中魚信號不同,釣浮是在浮漂翻身,下沉過程中判斷,其中有效漂相有:
1.浮漂翻身、下沉過程中的突然停頓;
2.浮漂翻身、下沉過程中的突然加速;
3.浮漂翻身、下沉中的突然上頂;
4.浮漂站穩後的明顯超時停頓,該下沉時仍不下沉;
5.浮漂站立後釣目高於正常的目數.
如果以上5種漂相多次出現,就能說明魚群上浮數量較多,且攝食欲望非常強烈。此時我們就可以選擇釣浮。
三、3種釣浮方法的調釣法
魚群上浮的誘因不同,魚情會有所差異,我們的釣浮的方法也不一樣,一般有三種,即鉤餌離底釣浮,反向離底釣浮,大行程釣浮。不同的釣法,調漂的方法也有所區別。
1.鉤餌離底釣浮。最常見的一種釣浮思路,先讓鉤餌觸底,然後下推浮漂至鉤餌離底即可,浮漂下推距離和鉤餌離底距離相同。
2.反向離底釣浮。這是專門釣大魚的,雙鉤之間子線距離非常大,因此在調漂時下鉤觸底即可。因為線組的原因,不需要可以調釣,隻需要在配置線組時,將上下鉤鉤距隔開就可以瞭。3.打行程釣浮。鉤餌正常落底,利用浮漂翻身,站穩等帶動浮漂以下的水線、鉛墜、子線、鉤餌,在水底做鐘擺運動。以此來吸引魚群註意力和好奇心,從而搶食鉤餌,進而魚鉤刺魚。
釣浮時的餌料選擇:
釣浮采用的餌料和釣底是有區別的,它適用散落,霧化較好的餌。一般可以選擇麩糠類的添加一些短絲拉絲粉,這樣既能快速霧化,還有一定的持鉤能力。擔心味道太淡的話,可以添加一些垂心者利誘,調整一下餌料味型。
垂心者利誘是很濃鬱的水草香味,比較受魚兒喜歡,並且還能放松它們的警惕性,對鯽魚,鯉魚,草魚等淡水魚有著極強的誘惑力,可以很好的改善魚口不好,餌料誘惑力不足的情況。
並且它裡面含有豐富的誘魚因子,添加的有從多種魚類身上提取的天然荷爾蒙和具有“魚咬石”稱號的DMPT素,對常見淡水魚開口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幾乎沒有魚類可以抵擋它的誘惑。
垂心者利誘具有極強的穿透性,一般餌料中加入3毫升,下水後可以迅速擴散到周圍50米,范圍非常廣,能夠誘使魚兒聚集並不停地搶食鉤餌。
最後:
經常釣魚的釣友都知道,魚層不可能一成不變,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變動,可以改變鉤餌離底的距離,也可以調整鉤餌沉底速度,從而找到新的魚層。隻有找準魚層,才能有更好的魚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