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由於我國經濟快速增長,老百姓的收入也有瞭明顯增加,人們的生活水平是大幅提高。不過,有專傢表示,沉迷手機、相互攀比、超前消費是當今社會的“新三害”,不僅影響年輕人,也讓不少中老年人也淪陷其中。讓我們先來瞭解一下:
第一,現在沉迷於手機的人是越來越多,很多人睡覺醒瞭要看手機,上廁所也要看手機,平時吃飯時候還是要玩手機。還有的人為瞭看手機,走路都把頭撞到電線桿子上,每天至少要花好幾個小時在手機上面。不過,手機APP裡面各種詐騙信息是層出不窮,讓一些人受騙上當。
比如,孫阿姨50多歲就退休在傢,沒事就玩手機,她在網上結識瞭一個好朋友,大傢聊得很投緣,好朋友說自己正在旅遊途中,把身份證和皮夾子都給弄丟瞭,希望孫阿姨能轉幾千元錢給她,等回去後立即奉還,而孫阿姨沒有多想,就轉瞭二千元錢給對方,結果是騙子在收到錢後,就把孫阿姨給拉黑瞭,從此就再無消息。
此外,隨著直播平臺的興起,一些人通過美顏技術,把自己弄成美女,在直播中索要紅包和禮物,這就導致瞭很多不知情的年輕人或老年人為瞭投其所好,不斷的給女主播打賞或送禮物,結果是等花瞭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之後,發現這些所謂的美女主播都是經過美顏的,甚至還有些人是男扮女裝,到時候再大呼上當,就已經來不及瞭。
第二,現在社會上流行著一種相互攀比的心理。如今隻要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就會相互打聽對方有幾套房,或者詢問對方工資有多少?如果是老年人,就問能領多少養老金?如果打聽下來別人都比自己好就會很不開心。
與此同時,現在年輕人結婚也越來越難瞭,因為女方傢裡也會相互攀比彩禮錢,如果發現自己彩禮錢收少瞭,就會覺得很吃虧,所以社會上的彩禮錢是水漲船高,結婚率卻是屢創新低。
第三,超前消費的人也越來越多。這個現象不僅是年輕人有,部分中老年人也喜歡借錢消費。過去的老百姓都喜歡把錢存在銀行裡面,以備不時之需。而現在社會上很多人本身工資收入並不高,卻喜歡西方人的超前消費的生活方式。
於是,就有瞭一些專門從事消費貸款的金融機構,也想從中牟利。這樣一來,很多人習慣於借債消費,債務雪球是越滾越大,最後沉陷其中不能自拔。實際上,不顧自己的經濟狀況,盲目地舉債消費,則會給自己帶來沉重的生活壓力。
目前社會上流行著“新三害”現象,不僅是年輕人,部分中老年人也深陷其中,他們分別是沉迷手機、相互攀比,以及超前消費等。其實,適當玩一下手機或者借錢消費,也是可以的,但如果是深陷其中就不應該瞭。
而社會上流行著相互攀比的心態就更要不得瞭,因為比你好的人肯定有很多,比你差的人也會有很多,而越是與別人相比,心態會越差,社會風氣就越不好,隻有百害而無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