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到2022年之後,全球油價一路飆升,3月初還一度達到139美元/桶,為瞭控制全球居高不下的原油價格,美國近期宣佈要拿出1.8億桶石油儲備,將在半年內釋放完畢,而其他一些發達國傢也紛紛跟進。受此影響,國際油價出現瞭一波下跌的行情。不過,近幾天油價又出現反彈的情況,又收復瞭100美元/桶的大關。
導致國際油價最近大漲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在經歷瞭疫情之後,很多國傢選擇與病毒共存,在“躺平”的情況之下全面復工。所以,全球對石油的需求大幅上升。與此同時,以沙特為代表的OPEC組織又多次拒絕美國增產的要求,這就導致瞭原油的供需出現失衡。據相關數據顯示,全球每天的原油缺口就高達500萬桶。
第二,俄烏沖突加劇瞭國際油價的上漲。由於俄羅斯是全球主要的石油出口國傢,現在受到西方的經濟制裁,這也進一步加劇瞭國際原油價格需求失衡的情況。之前很多權威機構預測俄烏沖突不會持續很久,但是現在看來,俄烏沖突還長持續較長一段時間,這也進一步推高瞭全球的原油價格。
那麼為什麼美國等發達國傢要拋售石油儲備,以平穩國際油價呢?主要也有兩大因素:首先,全球過高的油價,對於美國和全球經濟增長不利,美國經濟正在緩慢復蘇,就業率開始有所好轉,如果能打壓油價,控制通脹水平,則對美國經濟更有利。
再者,由於美聯儲之前大肆印鈔票,導致美國國內的通脹率達到瞭8.5%,創下瞭40年以來的新高。由於,美國百姓生活成本大幅增加,為瞭降低其國內的通脹水平,美聯儲除瞭加息和縮表之外,就是拋售石油儲備,以打壓過高的油價。
現在問題是,美國等國大量拋售石油儲備,以打壓油價,沙特等OPEC國傢卻表示反對呢?所謂OPEC,成立於1960年9月,是一個由沙特等中東主要產油國傢組成的國際組織。之前美國曾多次要求OPEC增加石油日產量以打壓油價均遭拒絕,而這次面對美國等國大量拋售石油儲備,沙特等OPEC國傢仍與美國等西方國傢唱起反調。
因為在沙特等OPEC國傢看來,石油出口是自己賺取外匯的主要收入來源,如果國際油價一直在高位徘徊,對他們是較為有利的。此外,受2020年疫情的影響,國際油價也曾一度跌至40美元/桶以下,這讓OPEC國傢損失慘重,現在好不容易油價出現反彈瞭,當然想再大賺一筆,以彌補自己前些年的損失。
美國拋售1.8億桶石油儲備,暫時緩解瞭國際石油供需失衡的局面,將在短期內可以使國際油價穩定在90-120美元/桶之間。不過,從長期來看,國際油價會有較大的變數,比如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OPEC是否會增產,以及俄烏沖突的何時結束等。而對於國內的車主來說,估計今年成品油價格都會在8-9元/升徘徊,出行成本較之前有所增加肯定是無法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