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俗稱“海陸空”的螻蛄,用來喂雞容易下雙黃蛋,如今還被端上餐桌
谷雨節氣以後,農民又要開始播種花生、玉米等作物瞭。
而為瞭防止播種的種子被鳥類,或者是地下的害蟲吃掉瞭,一般農民都會先用藥物對種子進行拌種,這樣能減少損失,也避免瞭在後面再來補種。
其中有一種叫“土狗”的蟲子,就遭到瞭許多農民的討厭,幾乎是見到就處之而後快。可是在近些年它卻成為瞭美食,還被人端上瞭餐桌。甚至因為野生的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有人專門養殖它瞭,一斤還能賣到60多元。
它就是俗稱“海陸空”的螻蛄,你們吃過它嗎?聽吃過的朋友們表示,這貨吃起來非常的美味。
長得像“土狗”為何被稱為“海陸空”
在農村不少地區的孩子們,一提到“海陸空”這個名字就知道它說的是“螻蛄”,也就是俗稱的“土狗”。
這個土狗可不是我們農村看傢護院的中華田園犬,而是一種蟲子。因為它做成藥材瞭以後,看起來很像是縮小瞭地趴著睡覺的土狗,所以而得名“土狗”,或者是“土狗子”。
而且這種小蟲子可厲害瞭,它不僅能在地下打動,而且還能在水裡面遊泳,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還有翅膀,能像鳥兒一養在天空飛來飛去。
在夏季快要天黑下雨的時候,靠近田野的地方就常有螻蛄從野外飛到屋裡來,有時候還會直接就在人的身上降落瞭。
正是這種蟲子一身的本領,能打洞,會遊泳,還會在空中飛翔,所以小孩子就給它取名:海陸空,在過去它也是農村娃愛玩的一種小蟲子,不少人就喜歡把它抓瞭放在手心裡玩。
雖然是害蟲,價值也不低
螻蛄這種蟲子,在農民的眼中它就是一種“十惡不赦”的害蟲,農民見到它瞭,都是想方設法的想要把它們清除掉瞭,不然莊稼就要遭殃瞭。
因為螻蛄個頭雖然小,可是它的破壞性也不小。這種蟲子又很強的繁殖能力,地裡隻要有幾隻,如果不及時防控,很快就會大量繁殖。
如果數量多瞭,它的危害性可不小。因為它們一般都是在地下搞破壞,常常會咬斷農民種植的禾苗、大豆、玉米等作物的根莖。而根就是植物生長的營養和水分疏松管道,一旦被螻蛄咬斷瞭以後,就導致營養和水分中斷瞭,最後就隻能是枯萎而死瞭。
它危害的農作物種類非常多,基本上是來者不拒。同時這種動物還特別愛打動,像水稻田裡如果到處打洞,尤其是在田埂處打洞,就會導致農田漏水,水肥流失嚴重,對水稻生長和產量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也是因為螻蛄的這些危害,過去農民見到瞭它都是咬牙切齒,並且想出各種方法來清除它。比如在播種的時候拌種,還有就是利用它的趨光性,在莊稼地裡用燈光把它們吸引過來,然後集中捕殺瞭。
不過這些螻蛄也並非一無是處,它的價值也是很高的。像過去農民收集到的螻蛄,一般都是拿來喂雞鴨瞭,尤其是用它喂雞,不光是雞下的蛋又多又大,而且還容易下雙黃蛋。一般隻要連續用螻蛄喂雞半個月左右,就會連著多日下雙黃蛋瞭。
而且,螻蛄不光是能喂雞,它還是有很高藥用價值的。沒錯,螻蛄也是能入藥的,以前有些地方還有人專門收購螻蛄,就是拿它來入藥的,一般藥店都會收購它,主要有解毒消腫、活血化瘀等方面的作用。
在我國用螻蛄入藥,也有悠久的歷史瞭。收集的螻蛄經過開水燙死,然後風幹瞭就可以入藥瞭。在近些年,不少地方的農民還開始專門養殖螻蛄瞭,就是因為它的市場需求量大,而且售價也不便宜,往往一斤就要六十多元。
這些養殖的螻蛄,其中一部分入藥瞭,還有一部分則被端上瞭餐桌,成為瞭一種美食。因為它的營養價值很高,吃起來也非常的美味。在廣東、廣西的一些地方,就一直都有吃螻蛄的習俗。
可能在絕大多數人的眼中,這東西長得不好看,而且聞起來有一股泥腥味,怎麼能好吃呢?可是在吃貨的眼中,它就是非常經典的美食,經過油炸一樣吃起來又香又脆。關鍵不光是好吃,還是有很高藥用價值的。
聽一些網友說,他們村子裡就有人養殖螻蛄瞭,經過烘幹處理的螻蛄,一斤高達200多元,並且為養殖的農民帶來瞭不菲的收入。
結束語
在近些年,好多的昆蟲都因為被端上瞭餐桌,它們的市場需求量大,所以就有人開始專門養殖瞭,像過去野外一到夏季就十分常見的知瞭猴,還有讓人害怕的蜈蚣、馬蜂等,如今在一些地方都成為瞭特色的美食,並且它們的售價可都是不便宜的。
其實,在小編看來,這個其實也是很好的,像螻蛄這本來就是一種害蟲,如果有經濟價值,農民就會去捕捉它們,這樣既能除掉瞭害蟲,又能增加瞭收入,而且對愛吃它們的人來說,又滿足瞭口腹之欲,這可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情。
各位網友,對此你們怎麼看呢?你們吃螻蛄,或者是當地有人吃它嗎?歡迎大傢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