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戰略態勢感知”在日前發佈消息,表示監測衛星圖像顯示,太平島西側確實有在進行“填海造陸”的痕跡。
這表明,此前臺媒關於民進黨當局計劃擴建太平島跑道供美軍戰機起降的消息並非謠言,而是直接被證實瞭。
盡管臺軍相關部門已經對此事矢口否認,斥責這一消息是臆測的“不實言論”,但衛星監測到的圖像容不得作假,臺軍方明顯是在說謊掩埋真相。而原因,無非是擔心事態敏感,不想惹禍上身。
除此之外還有消息指出,臺當局正計劃在全島部署“天弓三型”導彈基地,數量多達17處,目的是應對所謂的“大陸軍事威脅”。可見臺海局勢的確不容樂觀。
據悉,太平島位於南沙群島,是臺軍最重要的軍事基地。目前該基地跑道長度1150米,可起降F-16戰機、C-130運輸機和P-3C反潛機,臺軍此次進行擴建的目的就是延長跑道,以便在關鍵時刻供美軍戰機降落。
不過值得註意的是,太平島的跑道隻是簡易跑道,太平島的面積也並不大無法駐紮大量的防守部隊。
該島過於狹窄沒有利於隱藏的地形和防守縱深,作為和平時期的臨時起降點還勉強堪用。一旦發生戰爭,這條跑道必定會成為首要攻擊目標,瞬間就會失去起降能力,成為一座孤島。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臺當局還是選擇擴建跑道,也許是對於美國政客鼓吹的所謂“美軍駐臺”抱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此前拜登政府派出瞭6人的議員代表團竄訪臺灣地區,美方在這期間曾許諾民進黨當局,稱他們會保證島內安全。
但事實上,美軍駐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這一方面是我們絕不會允許外國來幹涉本國事務,另一方面則是美國也不想在這件事情上和中國徹底撕破臉,正面對上。
上周,中美兩國防長舉行瞭通話,期間對臺灣問題進行瞭交涉。我們再次明確強調瞭自己的態度和立場,而美國防長奧斯汀也表示會遵守“一中原則”,以尋求中美關系的緩和、消除軍事沖突的風險。
盡管美國的話很難讓人相信,但我們能確定的是,臺當局試圖讓美軍出面給其提供保護的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畢竟就連島內民眾也是這樣認為的。
臺民意基金會在近期進行瞭一項調查,調查報告顯示,有54%的島內民眾不相信美國會派兵“協防”,而認為美軍會這樣做的僅有36%的臺灣民眾。要知道,在俄烏沖突開始之前,島內相信美國會“出兵挺臺”的比例在60%以上。
針對島內民眾對美國信心下降的問題,國臺辦也專門做出瞭回應。國臺辦表示,民進黨當局苦心炮制的“臺灣有事、美國來幫”的騙局已經破產。
這足以說明,一場俄烏沖突讓很多人看清瞭美國的嘴臉,他們四處攛掇別人去“打架”,自己則躲在後面坐收漁翁之利,這樣的國傢是不值得信任的。
的確,島內民眾意識到瞭美國是靠不住的,民進黨當局謀“獨”的道路是錯誤的。外部勢力“以臺制華”的策略是在犧牲島內民眾的利益,而蔡英文當局“以武抗統”的陰謀也絕不會得逞,兩岸實力懸殊有多大,大傢心知肚明。
據報道,解放軍艦載武裝直升機在25日三度巡航臺島,以200米的超低空姿態出現在臺“東部空域”,臺軍則以“在空警戒”和“廣播驅散”進行回應,未敢采取過激舉措,隨後臺軍又調派一艘艦艇加入臺海巡邏,並以此為由申請瞭7.1億新臺幣的“維修費”。
然而,不管臺軍如何增加軍事費用和采購軍備,臺軍的戰鬥力就擺在那裡,臺島的戰略縱深也擺在那裡,無論是從戰術戰略角度,還是從地理地緣角度,臺軍都不具備和解放軍較量的實力。
臺當局的算計和投資,是註定要打水漂的。事實會證明,能為民進黨當局和島內民眾帶來安全的隻有和平統一,積極開展對話促進兩岸統一進程,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我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在此前的講話中已明確表示,臺灣地區的前途、臺灣同胞的安全保障和利益福祉,不在於蔡英文當局的“臺獨”政策,而在於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國傢統一。
廣大臺灣同胞應該認識到,祖國的和平統一是兩岸人民的美好願景,解決兩岸政治對立和意識形態對立,維護臺海地區的持久和平,這樣才能讓島內人民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