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瞭兩個多月的烏克蘭戰爭,至今沒有結束的跡象。俄羅斯方面在改變戰略、集中兵力打擊頓巴斯地區之後,取得瞭不小的戰果,但烏克蘭方面也沒有被打趴下,因為他背後有西方國傢的支持。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26日在德國主持召開防務會議,糾集40多個國傢討論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問題。
目前烏克蘭戰爭的局勢是俄羅斯加強瞭對頓巴斯地區的進攻,接連攻下該地區多個重鎮,其中包括連接頓巴斯與克裡米亞的馬裡烏波爾。與此同時,烏克蘭方面也在發動對俄羅斯的零星反擊。
根據俄羅斯媒體報道,當地時間4月27日,俄羅斯軍隊控制的赫爾松多次遭遇烏克蘭的導彈襲擊。當天晚上,俄羅斯本土的別爾哥羅德州也響起瞭爆炸聲。
同一天,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阿列斯托維奇表示,烏克蘭即將在6、7月份對俄羅斯發動猛烈反擊。
其實按常理來說,以烏克蘭的軍事實力不可能跟俄羅斯僵持到現在,但如果加上西方國傢支持的這個因素,未來的走勢就很難預料瞭。
目前美國帶領的西方陣營已經與俄羅斯完全攤牌,俄羅斯等於說是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西方陣營,其難度可想而知。
對於西方國傢的參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已經在4月27日發出警告,表示如果有人從外部幹涉烏克蘭局勢,對俄羅斯構成戰略性威脅,那俄羅斯就將對其進行閃電般打擊。普京表示,他們擁有其他國傢並不擁有的武器,其言外之意相信大傢都清楚瞭。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俄羅斯在頓巴斯地區並沒有完全消滅烏克蘭軍隊,而烏軍對於俄羅斯本土的襲擊,不僅助長瞭烏克蘭的信心,也在無形當中刺激瞭美國加大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但俄羅斯畢竟是世界大國,到目前為止,他還有大量的戰略級武器沒有動用。就在普京放出核武器警告的前一周,俄羅斯國防部在4月20日宣佈成功試射瞭“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
這是俄羅斯新一代重型洲際導彈,射程超過1萬公裡,從這個距離來看是可以抵達美國境內大多數地方的。這種導彈還可以攜帶10個重達一噸的大當量核彈頭,具備高超音速能力。
在目前的世界上,除瞭中國之外,就以俄羅斯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的進展最快,在前一階段的戰爭中,他們就曾動用高超音速導彈擊毀瞭烏克蘭多個軍事目標。
這樣的戰略級武器,顯然不是用來針對烏克蘭的。俄羅斯在戰爭的緊要關頭公佈這種級別的武器,根本目的是為瞭震懾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傢。
烏克蘭戰爭進行到現在,仍然是在烏克蘭領土上進行的,但如果戰爭繼續發展下去,烏克蘭就會在西方國傢的支持下膽子越來越大,說不準真要對俄羅斯發動大規模反擊。或者是美國方面改變策略,將一些大規模進攻性武器提供給烏克蘭,那麼就會對俄羅斯構成重大威脅。
不過日前俄羅斯成功試射“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的消息,還是會對美國以及北約起到不小的威懾作用,讓戰爭的規模、烈度始終處在俄羅斯的掌控之下。
雖說俄羅斯的確可以利用手中的能源來威懾歐盟,但這些能源本身也是俄羅斯的收入來源,它可以讓歐盟很難受,但遠不足以讓歐盟跟自己站在一起,也不能阻止歐盟和北約向烏克蘭提供武器。
如果過幾天歐盟宣佈遵守普京的天然氣盧佈令,那麼歐盟就沒有瞭斷氣危機,便更加不會停止對烏克蘭的支持。因此,天然氣對俄羅斯來說並不是真正的戰略級武器。要想真正讓西方國傢知難而退,俄羅斯真正的大殺器還是核武器。
近日烏克蘭總理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戰勝俄羅斯這樣的核大國根本就不可能。強大的核武庫,是俄羅斯作為一個世界大國的保證,不管烏克蘭的戰局怎樣演變,俄羅斯都有能力利用核武器為美國和北約劃下紅線。
其實在戰場上血拼的同時,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談判也一直在進行著。2022年3月底,在土耳其的調停之下,俄羅斯與烏克蘭其實已經達成瞭重要共識,但在西方國傢的操控之下,所謂屠殺平民的佈恰鎮事件準時出現瞭,直接導致兩國的談判成果付之東流。
4月26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提議,將俄烏雙方在伊斯坦佈爾的談判提升到俄烏領導人的層級。
所以在多方努力下,這場戰爭走向核戰爭的可能性還是比較低的,烏克蘭如果能夠擺脫西方國傢的控制,獨立自主地決定對俄政策,那麼這場戰爭就有可能停止,核戰爭的陰雲也將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