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誤認成苦瓜卻能當水果吃,80年代很多人種植,如今卻慘遭淘汰
苦瓜,這是夏秋季最為常見的一種水果。從它的名字也看得出來,它是一種自帶苦味的蔬菜,所以有些不愛“吃苦”的人,對於苦瓜是沒有什麼好感的。
但是在80年代的時候,有一種苦瓜卻被大量種植,許多人還把它當水果吃,你們認識嗎?大傢不認識也不足為奇,因為這種水果如今都快被淘汰掉瞭。
癩葡萄就是這樣一種奇特的苦瓜,你們認識它嗎?
(1)癩葡萄,一種與眾不同的水果
提起癩葡萄這個名字,不知道大傢會不會想起農村的癩蛤蟆,反正作者從它會想到癩蛤蟆。
有些地方也叫它賴葡萄、錦荔子、癩瓜、小苦瓜、短角苦瓜等,它在過去也曾風光一時,是南北方都有種植的蔬菜,並且也是當時小孩子、大人們夏秋季常吃的一種水果。
癩葡萄無論是植株,生長習性,所開的花朵、結的果子都和苦瓜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因為它和苦瓜一樣也是葫蘆科苦瓜屬苦瓜的品種。
要說它和當蔬菜吃的苦瓜有什麼不同,就是它的果實比較小巧,一般也就是鴨蛋一般大小,而且還很短,不如常見的苦瓜細長。
而且這種苦瓜在成熟瞭以後,它是不苦的,甚至還有點甜味。尤其是它果實上所覆蓋的一層厚厚的紅色肉質組織,吃起來更是甜滋滋的。
在過去許多農民都喜歡在菜園子的角落裡,或者是院子裡隨便找個地方,種植幾株癩葡萄,它不光是可以當水果吃,而且還因為果實小巧玲瓏,如同工藝品一樣,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所以很多的農民也喜歡它。
(2)生的時候當蔬菜吃,熟瞭當水果吃
癩葡萄作為苦瓜的一個變種,它既有苦瓜一樣適應性強,耐貧瘠和幹旱的特性,同時還具有一個很特殊的優勢,就是它既能當蔬菜吃,也能當水果吃。
在還沒有長老的時候,癩葡萄可以采摘下來做菜吃,方法和普通的苦瓜做法差不多的,既能清炒、炒肉、也能涼拌等。
而當癩葡萄長老瞭,也就是成熟瞭以後,它就會自動裂開,此時的果肉會變紅,尤其是苦瓜內部的果瓤更是呈鮮紅色的。這個時候它就能當水果吃瞭,吃的就是這種紅色的肉質組織,味道甜甜的,口感還滑滑的,類似於吃果凍、涼粉等。
像幾十年前農村娃沒什麼水果和零食可吃,而賴葡萄因為產量高,管理粗放,也不會占什麼位置,隨便在墻角種植幾株,就夠孩子和大人吃瞭。
當時在集市上,有時候還能看到一些農民采摘賴葡萄去售賣,幾毛錢一斤的價格,不少人都會購買來給孩子們吃。
(3)如今卻被淘汰,成為很多人的回憶
但是在最近十幾年,不光是在市場上難以見到賴葡萄這種水果瞭,就連農村也沒什麼人種植它瞭。可以說,它如今已經被農民所淘汰瞭。
而賴葡萄慘遭淘汰,這也和它自身的一些缺陷有關。第一個是它的商品性差,也就是可食率不高。這種水果主要是吃它的紅色的果瓤,僅僅極少數的果瓤貼附在種子上,往往一個賴葡萄的可食率都不到40%。
第二個是它不耐存儲。賴葡萄隻有在成熟瞭以後才好吃,不然味道是苦澀的。而成熟以後,它就會自動裂開,這樣不光是蟲子容易進去,同時它不耐存儲。
成熟就要馬上采摘,不然就會招惹蟲子,並且很快就腐爛掉瞭。
何況賴葡萄是一種小眾的水果,消費人群有限,這也就註定瞭它的市場需求量不會太大。如果農民種植它,沒什麼商業價值,即利潤不高。
那為何在過去很多農民種植它呢?
在當時的整體條件都不好,農民也沒有什麼水果和零食吃,而賴葡萄的種植簡單,即便它是一種小眾水果,可是幾十年前根本就沒有什麼水果可吃。
農民都隻能自己想方設法種植一些水果,來給孩子們解解饞。自力更生,總要比花期購買強得多。
可是現在情況不同瞭,生活水平提高瞭,農村種植的水果也更多瞭,在平時的生活中可吃的水果種類也更多瞭。
它們和賴葡萄相比,不僅賣相更好,吃起來口感也更佳瞭,所以現在農村也沒人種植它瞭,賴葡萄於是就被時代淘汰瞭。
雖然賴葡萄被時代淘汰瞭,可是在以前它真的發揮瞭重要的價值,在當時那個食物不足的時代,賴葡萄對於農村娃來說,就是最美味的水果和零食瞭。
各位朋友,你們吃過賴葡萄嗎?其實如果喜歡吃,完全可以自己在院子或者是菜園子裡種植。它的種植方法和苦瓜是一樣的,隻要幾粒種子直接播種就可以瞭。
後期基本不需要怎麼管理,一點農藥也不需要噴灑,一樣能茁壯成長,並且產量還很高。如果種植在院子裡,還有不錯的觀賞價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