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上在月球探測領域最成功的國傢,他們曾經通過6次載人登月活動將大約381公斤的月球樣品帶回地球。不過自從中國的嫦娥五號發射之後,美國就對中國帶回的月壤產生瞭濃厚興趣。
5月3日,美國宇航局局長尼爾森對中國喊話,要求中國跟國際社會分享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因為當年中國也得到瞭美國分享的1克月壤。這說白瞭就是想讓中國“報恩”。
而這已經不是美國第一次向中國索要月球土壤樣本瞭,早在嫦娥五號剛發射成功時,尼爾森就對中國提過這個要求。
據悉,到目前為止,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隻分給瞭13傢本土科研機構,暫時還沒有跟國外同行分享。不過我國早已明確表示,在載人航天等領域我們一直都是持開放、合作的態度,願意與國際上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月球樣品和相關的探測數據。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大傢應該都明白這是什麼意思。能否得到中國的月壤,看中國的安排就行瞭,這本來就是中國的內部事務。
對於中國的探月活動,絕大多數的國傢都是祝賀的態度,而像美國這樣三番兩次開口向中國要東西的,美國是唯一一個。
那麼美國為什麼這麼著急呢?原因很簡單,他想制造一種中國封閉、不開放、與國際主流社會不合的輿論,借以給中國施加壓力。
想想看,美國當年從月球上一共帶回瞭381公斤的樣品,而中國帶回來的並不比他們多,他們又怎麼會缺樣品研究呢?其主動向中國索要月壤無非是心懷鬼胎罷瞭。
如果中國分享瞭,他就說會中國是在美國多次催促下才這樣做的的;如果中國沒有分享,那就會給中國扣上一個“吃獨食”、“不透明”的黑鍋。從美國以往的事跡來看,這種事情他們完全做得出來。
在嫦娥五號之後,中國還會進行一系列的探月活動,以後中國帶回的月球樣品會越來越多,跟國際同行分享也屬於正常現象。
但遺憾的是,這個同行,在很大概率上是不包括美國的。2011年,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簽署瞭所謂的沃爾夫條款,禁止美國宇航局和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與中國進行任何技術交流和聯合科學活動。
也就是說,這個障礙是美國人自己設立的。中國就是有心贈送給美國樣品,恐怕也找不到合適渠道,因為美國人此前已經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己把路給堵死瞭。
從這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美國很多時候指責中國與國際社會不合群,但他自己才是國際社會中的那頭孤狼。
我們舉個例子,到目前為止中國天宮空間站已經收到瞭27個國傢提出的入駐申請,最終有十多個國傢得到瞭中國的批準,連一向與中國不和的日本也在其中,但唯獨沒有美國,因為美國團隊參與申請的項目在科學價值和技術層面沒有達到標準。
其實以美國的實力,他怎麼會找不到一個能夠達標的項目呢?這背後的原因,恐怕還是與美國的心態有關。進駐中國空間站做實驗是假,拿一些不入流的項目渾水摸魚、借機給中國主導的國際合作挑刺、找毛病才是真。
更離譜的是,中國空間站發射成功之後全世界都在祝賀,但美國以及部分西方國傢卻突然“發現”,中國空間站上的按鍵用的是中文標識,因此對中國進行瞭一頓莫名其妙的批評。
但比較諷刺的是,就在美國故意找茬的同時,那些獲準進入中國空間站的外國宇航員已經開始努力學習中文瞭。
當年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是明確拒絕中國加入的,而在中國獨立發射成功建造空間站之後,美國又開始扭捏作態,這樣的心理既霸道,又幼稚。
航天探測不是一般的科研活動,需要各個國傢通力合作,因此國際合作一直都是主流。當年美國把中國排除在外就已經違反瞭這種國際共識,現在又雞蛋裡頭挑骨頭,給中國找麻煩,連中國帶回來的月壤怎麼分配都要插上一嘴,實在是有失超級大國的風范。
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在這個問題上出的醜會越來越多。目前除瞭天宮號空間站之外,人類在軌運行的大型空間站就隻剩下即將在2024年退役的國際空間站。
原本美國和俄羅斯是準備將國際空間站壽命延長至2030年的,但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後,美俄雙方再度合作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所以在2024年之後,中國的天宮空間站極有可能會變成唯一的存在。
到那個時候,不知道美國會做何感想。其實中國對於中美之間的太空合作一直都是持開放態度的,但前提是美國有合作的誠意,有值得我們相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