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傢好!有任何觀賞魚飼養問題,可直接全網搜索養魚老道及關鍵詞,讓我們輕輕松松養水、快快樂樂養魚。
這本來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把孔雀魚放在上下兩層的隔離盒內繁殖,就是那種漏鬥型的,商傢說是小魚可以漏下去,結果呢,還是遊上來被大魚給吃掉瞭,問,怎麼辦?
那麼,有些魚友根本就沒用隔離盒,即使在礦泉水瓶裡,不也一樣繁殖?
一、要看空間、而要加躲避物的
大部分新手養魚,那個孔雀魚,早產的比較多,小魚苗不可能在水面迅速彈開,所以就會順著隔離盒的空隙,流到下一層,這樣子就比較保險瞭,再者就是,繁殖完瞭,大魚是要及時撈出來的。
但是,有些魚苗未必是早產,生下來的活力就很旺,有的可能會主動躲避大魚,有的呢,直接順著空隙就遊到瞭隔離盒的水面,這個時候,如果大魚比較饑餓,當然就會吃小魚瞭。
那麼,應該怎麼辦?咱能不能找點東西當做魚苗躲避物呢?這也很難嗎?
二、繁殖孔雀魚不一定需要水草的
以前最早繁殖紅綠燈的時候,我們使用的就是金絲草,後來繁殖斑馬魚,大部分都是使用石子或者鵝卵石。
這裡面牽扯到一位魚友的評論,說是斑馬魚是沉性卵,不應該在水中栽種水草繁殖,其實虎皮魚、彩裙魚、黑裙、紅十字等等,和斑馬魚的繁殖,基本上都是一個道理。
但是,在我們懶得鋪設石子,或者手頭有大量水草的時候,可不可以找個東西壓著水草,讓它們基本上平鋪在缸底,這也很難嗎,道理不一樣嗎?
比如說莫斯或者金絲草或者魚松等,小時候都玩過的,那時候還沒有莫斯呢,根本不知道莫斯是個什麼東西,而現在的矮景水草,應該有很多品種可以選擇瞭。
那麼,我們回過頭來說孔雀的繁殖,可不可以整點小石子或者鵝卵石呢?
說是不好啊,因為孔雀魚苗都會在水面,那也得看容器多大,小石頭的形狀吧?
那麼,我們可不可能把礦泉水瓶的頸部剪開,浮在水面上一部分呢?或者往裡面扔一棵竹節草、蜈蚣草,哪怕是大葉九皇冠草?讓小魚有個躲避的地方就可以瞭。
三、自由繁殖,才需要栽種一定量的水草
隻有任其自行繁殖的時候,不把雌魚單獨撈出來,才需要在水中種植一定量的水草。
為什麼我現在飼養的孔雀魚,繁殖小苗我也沒管?
因為大葉九皇冠沒有長到一定的數量啊,起不到遮擋小魚的作用,為什麼缸內又刻意加瞭一些綠蘿在裡面?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前些年在水池中飼養的金魚,混養孔雀魚,那裡面有很多的睡蓮,小魚苗有的時候就趴在睡蓮葉子中間的那灣水裡,它也死不瞭。
所以說,養魚這個東西,一個是細節、分清楚各種狀況,一個是需要自己動腦。
這裡是呱呱資訊,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