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見手青”被列入不食用名單!明知有“毒”,為何雲南人還喜歡吃?
隨著氣溫的上升,各種野生的菌子又開始上市瞭。
而小編近日看新聞卻發現瞭,之前很火地說吃瞭容易看到“小人”的見手青,如今登上“毒菌”名錄。
在4月24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雲南省真菌多樣性與綠色重點發展實驗室聯合發佈瞭《雲南常見毒菌(毒蘑菇)2022版》,其中就有民間俗稱的“見手青”,明確指出瞭它不可以采摘、不能收購,也不能加工和食用。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見手青是前幾年的網紅野生菌,當時就是因為有人吃瞭它而見到瞭“小人”,所以在網上快速走紅。有不少人都對這種野生菌十分好奇,甚至有人還說想要體驗一下“見小人”。
其實在每年的見手青上市的時候,都會出現不少因為烹飪不當而導致吃瞭它中毒的事件發生,甚至還有人因為貪吃它而中毒入院瞭。
而且現在大傢也幾乎都知道瞭見手青是一種“毒菇”,那為何雲南人卻如此喜歡吃呢?
見手青的小科普
見手青對於雲南人來說,幾乎是一種傢喻戶曉的野生菌瞭。而且它也是很受當地人喜愛的菌類。
這是一種有魔幻色彩的菌類,它的學名叫“蘭茂牛肝菌”,隻因它被人的手接觸受到損傷以後,很快就會變成靛藍色的,所以而得名“見手青”。
而在當地,因為吃瞭沒有徹底煮熟的見手青出現中毒產生幻覺,這也是很常見的事情,不少人甚至還認為這沒有什麼稀奇,因為這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情瞭。
每年到瞭野生菌大量上市的時候,見手青就是眾多野生菌中的“佼佼者”。許多人就會進山去采摘它,而在城裡的一些大街小巷也會看到一籃一籃的見手青售賣。無數的市民就會紛紛掏錢購買。
其實不光是在菜市場有售賣,它在餐館、火鍋店裡也是很常見的。筆者3年前有幸去過雲南,在一傢火鍋店裡就有見手青。
如果你點瞭它,服務員就會給你一個計時器。等到見手青放進鍋裡煮瞭二十分鐘以後,他們才會給你碗筷,就是怕有人吃瞭沒熟的見手青而中毒。
為何吃見手青容易中毒?
其實這也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因為所吃的見手青裡面本來就混瞭有毒的蘑菇。因為在街上購買的野生菌,有時候采摘的人如果自己也不認識,就容易把一些有毒的蘑菇混進去。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前面所說的烹飪的方法不當所致。其實見手青本身是沒有毒的,但它在烹飪過程中,如果烹飪的方法不當,或者是時間不夠長,就會中毒。
之所以會有人說產生幻覺見到小人,原因是不正確的烹飪方式會產生一種類似於麥角酸乙二胺(LSD),這是一種公認的致幻藥物。而不同的人體質不同,承受見手青的額度不相同,所以有些人會中毒,而有些人就不會中毒。
除此以外,誤食瞭沒熟的見手青,輕則會有腹瀉、想貪睡、頭暈,而嚴重的則會閉眼就睡覺,甚至是昏睡不醒。
為何雲南人還如此愛吃見手青?
其實在雲南,很多人都是知道吃見手青容易中毒的,但依然很多人愛吃它。一來是在當地長期以來都有吃野生菌的習俗,幾乎每傢每戶到瞭季節都會吃上幾次才過癮。
二來是好多人認為,從古至今都是如此的。祖祖輩輩都是這樣吃的,應該沒事的。而有些人吃瞭會中毒,隻能是怪自己的操作方法不當,而不能怪見手青。
再次,見手青的價格實惠,可是卻非常的美味。見手青是雲南眾多野生菌中很常見的,它的價格要比松茸、幹巴菌、雞樅菌要便宜很多,但是卻非常的美味,好多人說它要比吃肉過癮,正是由於性價比高很多,美味好吃,讓不少人紛紛選擇它的重要原因。
最後一點就是一些人的僥幸心理。在雲南見手青幾乎成為瞭很常見的一道傢常菜瞭,而有些人對自己的烹飪技術很自信,認為隻要自己煮熟瞭就不會中毒,炒熟再吃沒有任何問題。
也是因為多數人對這個存在僥幸的心理,但是吃的時候卻沒控制量,何況不同的人體質不同,因此就容易不幸遭遇。
非常可怕的地方在於,自從見手青火瞭以後,甚至出現瞭一少部分人。他們就為瞭體驗一下見到的小人,特意購買見手青來生吃,或者是沒熟就吃。這實在是拿自己的生命在開玩笑。
如今見手青列入瞭“毒菇”的名錄瞭,既不可以采摘、收購,也不可以加工和食用瞭,希望大傢能知曉。也千萬不要拿生命來開玩笑。
同時現在各種野生菌上市瞭,大傢在采摘、購買和食用的時候,對於不熟悉,很難辨別,尤其是不認識的野生菌,千萬不要食用。同時還要註意,吃野生菌可不要和多種混合吃,而烹飪的時候一定要燒熟煮透,嚴禁生吃涼拌。
各位朋友,對於見手青被列入不食用名單,你們怎麼看呢?你們喜歡吃見手青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