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老人與海》:“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每個人的精神,都比自己想象中要堅韌。但是,隻有少數人才能認清這個真相。
輕易被生活打敗的人,遇到挫折就認輸的人,都是讓精神沉睡的人,他們並沒有嘗試過利用自己的意志去對抗命運的不公。
而那些勇敢面對挫折的人,打不倒的人,不服輸的人,哭著也要咬牙堅持的人,都是精神上的強者。這樣的人必然會過得比上面那種人幸福,因為他們掌握瞭追求幸福的竅門。
將這個道理運用到婚姻中,也是講得通的。一對夫妻離婚以後,誰過得更好,誰就是強者,事實勝於雄辯,不服不行。
下面這個女人對她前夫的吐槽,講的就是這方面的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東林老師,您好:
我始終覺得,夫妻相處應該以彼此為重,應該以共有的婚姻和傢庭為重,其他人和事都應該往後排。
但有些人好像永遠都不明白這個道理,總是喜歡本末倒置,讓其他無關緊要的人和事排在婚姻前面。
我的前夫就是這樣的人,僅僅因為我不想跟婆婆一起住,他就對我大發脾氣:“不願和婆婆一起住?那你滾去租房住吧!”
看似隻是簡單的一句話,但其中至少包含瞭兩種婚姻問題。
首先,他不重視我,在他心裡,沒有把我擺在應該擺放的位置。
其次,他不重視我們的婚姻,沒有想過婆媳矛盾對婚姻的破壞性有多大。
我能瞬間想到這兩個問題,當然會生氣。於是我告訴他:“我可以滾出去租房住,但要先離婚!”
夫妻吵架不就是這樣嗎?話趕話,你放狠話,我比你更狠。如果不想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要有一個人先讓步。
而他,非但不讓步,還積極地推進離婚的進程,自認為用這種步步緊逼的方式就能讓給我讓步。
我沒有讓步,狠下心決定離婚,因為我最看重的就是他,他這個角色惹到我瞭,我還有什麼可留戀的呢?
辦完離婚手續的那一天,他依然不可一世,認為我早晚會後悔,說瞭一通傷人的話,然後揚長而去。
我沒有如他所願,上演像影視劇中那種哭著喊著求他原諒的橋段,而是在心裡暗暗發誓:“嘴上逞能不算本事!真能讓自己活得好,才算真本事!咱倆誰會後悔,還是個未知數!我堅信,我一定會比你過得好,因為我不像你那麼狂妄!”
其實,我不用發誓,也一定會比他過得好。原因很簡單,我是個努力追求幸福的實在人,不玩虛頭巴腦的東西;而他,明明很無能,卻自認為瞭不起,跟我離婚後一直在原地踏步,各方面都沒有任何長進。
這種事就像工資一樣,幾年前你月薪幾千塊或許還可以,但幾年後,別人的工資都隨著時間增長瞭,你還是原來的幾千塊,你肯定沒有別人活得好。
最近,朋友轉給我一張前夫的朋友圈截圖,說的是:“離婚瞭,後悔瞭,但回不去瞭!”
他的悔意,既讓我感覺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畢竟,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感覺到孤獨和無助,當他不再年輕的時候,就囂張不起來瞭。這種情況下對比過去和現在,如果過去更好,就一定會後悔。
東林夕亭情感建議:
關於離婚,永遠存在這樣一個真相:在婚姻中受苦的那個人,不被愛和尊重的那個人,完全可以把離婚想象得很美好,因為離婚一定對他們有好處;而對於在婚姻中囂張跋扈的人,不懂珍惜的人,無能卻自認為瞭不起的人,如果把離婚想象得太美好,一定會失望。
道理很簡單,對於受苦的人來說,離婚是為瞭擺脫痛苦,哪怕過不上太好的生活,也比留在婚姻中受苦要好得多。而對於自以為是的人來說,他們自認為離婚後可以過得更好,實則恰恰相反,他們的自戀會害瞭他們。
這就足以解釋上面那對夫妻離婚後的生活,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大的差異。
誠如那個女人所說,她是個追求幸福的實在人,不囂張不自戀,一直在腳踏實地追求幸福,哪怕遇到瞭艱難險阻,也能咬牙堅持熬過去。而她的前夫,根本不具備這樣的優勢,他隻會嘴上逞能,做白日夢,這就直接導致他的生活會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相比之下,那個女人所遭受的挫折,比她前夫遭受的挫折多得多,也大得多。她一個女人都沒有怕,他一個男人卻輕易認輸,隻能說,他活該活得不好。
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幸福,越是普通人,越應該腳踏實地追求“從無到有”的幸福,除此之外,沒有捷徑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