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邊淳一《鈍感力》:“鈍感雖然有時給人以遲鈍,木訥的負面印象,但鈍感力卻是我們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有的人天生鈍感,有的人天生敏感。人們往往把敏感的人稱為情感細膩,而恰恰因為情感細膩,使得他們習慣於捕風捉影。
鈍感的人有時給人遲鈍的印象,有時讓人感覺沒心沒肺,但相比敏感的人來說,他們更容易得到快樂,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多的心事,不會浪費太多的時間去胡思亂想。
一個人如果能同時擁有鈍感和敏感,在恰當的時機使用不同的心態去應對,是完美的。但這種完美沒那麼容易實現,隻能說,鈍感的人盡量在必要的時候多一些敏感,敏感的人盡量在必要的時候多一些鈍感。
每個人對敏感和鈍感的調配比例會不一樣,至於自己制定的比例是否有效果,試試就知道瞭,不合適再改就是瞭。下面這位讀者在這個問題上的表現就很不錯。
讀者來信:
誰能想到,我老公竟然和我閨蜜勾搭在一起瞭,真可惡!
他們兩個曾經是我最愛的人,一個人滿足瞭我對完美愛情的幻想,另一個人滿足瞭我對完美友情的幻想,我一度認為有他們陪在我身邊,此生就無憾瞭,卻沒想到這兩個傢夥竟然合夥背叛瞭我。
更可惡的是,他們兩個都對不起我,竟然都反咬一口說我是我的錯。
我老公說:“是你為我打開瞭欲望的缺口,如果你不把你閨蜜介紹給我認識,如果你不總是把你閨蜜喊來傢裡住,如果你不在我們面前亂開玩笑,我就不可能認識她,更不可能愛上她。”
我閨蜜說:“是你把你老公介紹給我認識的,是你讓我不要見外,說你老公跟我老公沒區別,是你不在乎我和他共處一室,是你在出差的時候讓我到傢裡給他做飯,是你一步步我和他推到瞭一起,怎麼能怪我呢?”
我不否認我做過他們所說的那些事,但我的目的絕不是為瞭讓他們勾搭在一起,否則我圖什麼?自掘墳墓嗎?
我老公還厚顏無恥地說我閨蜜比我一萬倍,說他的心早已經被她拴住瞭,眼下隻有一條路可走瞭,那就是跟我離婚,然後娶我閨蜜。
我求過他們,沒用;我罵過他們,也沒用;我堅持不離婚,卻不得不獨守空房,腦海中幻想的全都是他們在一起的畫面。
我受夠瞭折磨,於是同意瞭離婚,但有條件:“我不管你們是出於何種原因勾搭在一起的,反正你們的行為就是對我的背叛。我可以同意離婚,我可以成全你們這對爛人,但你們必須給我補償,夠男人必須凈身出戶,否則我拼瞭命也要搞臭你們。”
他們竟然同意瞭我的條件,多少讓我有一些意外。不過這樣也好,趕走他們之後,我眼不見心不煩,有錢又有錢,獨守空房我也樂意。
我沒有浪費太多的時間去顧影自憐,覺得沒必要。離婚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場交易,交易完成瞭,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瞭,我就沒必要惦記賣出去的東西瞭。反正我前夫不是什麼好男人,我主要秉承“一經售出,概不負責”的原則即可。
之後發生的一件事讓我感覺特別解氣,我前夫和閨蜜住到一起沒多久,他們的感情就出現瞭變故:我閨蜜不知是厭倦瞭那個男人,還是良心發現瞭感覺對不起我,總之她堅決要分手,然後又回到瞭我身邊,企圖修復我們的友情。
我前夫得知以後大發雷霆,說我和我閨蜜合夥做扣,揚言要對我不客氣。我閨蜜為瞭向我表明心跡,在我前夫找我麻煩的時候,一直都是她在跟他周旋。
我不知道他們鬥到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我隻知道,我自己最重要,我不會再輕易相信任何人,我也不會輕易再對任何人動感情,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
東林夕亭情感建議:
人的情感,是飄忽不定的東西。即使是專情的人也不例外,隻不過,相比不專情的人而言,專情的人更自律,會根據自己的價值取向排斥雜念。
以此為標準去衡量那位讀者的婚姻,她本人相較於她的前夫和閨蜜來說,算是專情的人,她前夫和閨蜜則是不專情的人,他們沒有做到支配自己的情感,而是被欲望生出的雜念所左右,各自背叛瞭愛情和友情。
專情的人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果斷切換自己的心態,有必要變成一個不專情的人。不專情不是為瞭背叛,而是停止對變心的人繼續專情。當然,能順便多索取一些賠償更好。
感情方面的問題,最能考驗出一個人是鈍感的人還是敏感的人。敏感的人遇到感情問題時,會想入非非,要麼哭得死去活來,要麼恨得死去活來,翻來覆去總免不瞭痛苦。而鈍感的人則不然,失敗瞭就失敗瞭,沒什麼大不瞭的,隻要自己並沒有輸得一敗塗地,就不算輸。
那位讀者的做法就印證瞭這種說法,雖然她在感情方面也很敏感,但她懂得在恰當的時候讓自己鈍感,這不僅會讓她擺脫痛苦,而且可以做到對前夫遭的報應不屑一顧,僅僅是這種好心態對前夫的刺激,就已經算是對他最狠的報復瞭。